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926古代汉语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拗救

【答案】拗救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为解决不合格律问题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古代的近体诗诗律中平仄都有严格要求。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称“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律诗的拗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①仄平脚句型的孤平自救,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平平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②仄仄脚句型的相邻拗救,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平平仄平仄”,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以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③平仄脚句型的对句拗救,即五言的双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双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可以改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2. 异体字

【答案】异体字是指在同一时期内,读音和意义都一致,但是字的形体不一样的字,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如“峯”和“峰”。异体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与“淚”;

(2)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如“嘆”和“歎”;

(3)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線”和“線”;

(4)变换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和”与“咊’,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花”与“芲”。

3. 章句

【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4. 古白话

【答案】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

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求,无乃尔是过与?

【答案】过:责备。

6.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属:通“嘱”,劝酒。

7.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問楚有神充死己三幹歲矣。

【答案】顾:回头看。

8. 下臣不幸,屬富戎行。

【答案】屬:恰巧。

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答案】(1)为:研究。之:到,往。

(2)翻译:有个研究农家学说,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去。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答案】(1)识:记。

(2)厌:满足。

三、简答题

11.默寫你熟悉的《詩經》中的一首詩,然俊標記它的韻腳字,指出屬於哪個古韻部,並分析其韻例。

【答案】(1)默写《关雎》及其韵脚字和分属韵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幽部)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流、求,幽部)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得、服、侧,幽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之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芼,宵部,乐,药部,宵药合韵)

(2)韵例

①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关雎》一章三章是句尾韵。

②从一章所用的韵来看,《关雎》五章都是一韵到底。

③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关雎》的二四五章,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此外,一三章

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

四、分析题

12.指出“节”字的含义,并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l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5)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

(6)节器用。

(7)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8)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9)今臣智不能存国,节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

(10)而擅离职一节,实臣部职掌,臣待罪铨曹,不得不言。

【答案】(1)节:竹节。

(2)节:骨节。

(3)节:季节,节气。

(4)节:礼节,仪礼。

(5)节:限制,管束。

(6)节:节约。

(7)节:节奏,节拍。

(8)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9)节:气节,节操与义行。

(10)节:段,截。

节是形声字,从竹,即声。其本义为“竹节”,其余义项均为引申义。

13.分析下列宾语前置句的语法结构(指出前置的宾语,前置的种类),并翻译全句。

(1)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2)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答案】(1)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①前置的宾语:“未之敢忘”的“之”。

②前置的种类: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

③翻译全句:楚国国君的恩惠,我不敢忘记。

(2)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①前置的宾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