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15

201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29

201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43

2017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55

一、概念题

1. 公共政策评价

【答案】公共政策评价是指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公共政策评价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政策评价,人们才能判定一项政策是否达到了其预期的目标,并由此决定这项政策应该是延续、调整还是终止。

2. 公共政策客体

【答案】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政策的制定围绕着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展开; 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3. 公平

【答案】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在一般意义上讨论不平等问题时,往往是基于一些抽象的哲学观念来判断差异是否合理,但这些观念又往往是难以把握的; 对是否存在不平等的判断也遇到与社会福利的加总类似的问题,即不同个体在进行判断时所依据的观念可能并不完全相同,从而在社会层面上很难取得一致。

4. 公共政策系统

【答案】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5. 思想库

【答案】思想库是指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组织。其

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性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设计、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帮助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决策,以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思想库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政策研究中起着巨大作用,没有思想库卓有成效的研究,政府就会在公共政策上束手无策。

6.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

【答案】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是强调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分立性,认为二者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并且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或制定的,然后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由下层的行政官员执行。依照这种途径,政策过程被看作是一种指挥链条,政策制定者决定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者实行目标,两者形成上令下行的指挥命令关系,其中,政治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而这种偏好随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所执行。

公共政策学者纳卡木拉(中村)和斯莫尔伍德曾对自上而下政策执行途径的命题作了阐释:①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是有界限的、分离的、连续的; ②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之所以存在界限,是因为:a. 政策制定者设定目标,政策执行者执行目标,二者分工明确; b. 政策制定者能够陈述政策,因为他们能够同意许多不同目标间的优先顺序; c. 政策执行者拥有技术能力,服从井愿意执行公共政策制定者设定的政策:d. 既然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接受两者之间的任务界限,则执行过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连续过程上; e. 涉及政策执行的决定,本质上是非政治性与技术性的,执行者的责任是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

7. 政策效果

【答案】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在公共政策评价中,政策效果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 公共政策的非预期影响; 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各种环境的变化; 投入公共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公共政策所取得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问的比率。公共政策评价中的政策效果有如下儿种类型:①直接效果:②附带效果:③潜在效果:④象征性效果。

8. 规划方法

【答案】规划方法是运筹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其中,线性规划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有效方法。

二、简答题

9. 说明政策规划的特质。

【答案】政策规划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政策规划的特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政策规划是目标导向的。政策规划即在“达成未来事务现状”,因此其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其主要表现就是任何一项政策规划必须有前瞻性与指导性。要实现政策规划所设计的“未

来状态”,就必须有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而未来事务状态的订定,必须考虑目标与资源的配合。

(2)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要实现未来状态,就必须逐步改变现状,才可能最终达成未来状态,因此,政策规划必须要有“变动性”与“创新性”。

(3)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政策规划在“选择与设计”,包含一系列的抉择活动,其表现在选择卜要有广度、深度、连续性、相关性。也就是在进行规划时,要设法扩大选择的机会,在有限的资源下,做有效的选择。

(4)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重视理性。其真正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环境、目标、手段之间的有效搭配,从而产生政策规划的可行性情形,如果政策规划超越了环境的限制; 便缺乏其可行性。从日标与手段之间的配合,产生政策规划的有效性情形。

(5)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现代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政策规划己难以由单方面的知识思考分析来决定,必须由相关方面的机关、人员的相互协作与配合。

10.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解释,是从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国家的产生开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国家这种政治权力组织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

经济关系,是这种经济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过程支配关系和生产结果的分配关系。

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依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组织。其主要特征为: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3)国家是一种暴力机器。

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按照此标准,可以把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11.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案】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产力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组织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其对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包括两个方面: ①不断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扩大人力资源投人的收益,实现组织生产力的提高。一个组织用于人力资源上的成本主要包括:a. 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 b.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c.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d.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 e. 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②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促使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最终提高组织生产力。提升组织生产力的有效的人力资源途径与方法包括:

a. 通过增加生产力的工作,如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缩短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等途径,促使生产力的提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