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公共行政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政治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包括:①专政职能,表现为政府承担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会分子,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职责; ②民主职能,表现为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程序,不断扩大政府同群众联系的渠道,完善公民参政议政的机制等。

2. 政府预算

【答案】政府预算又称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顶算类型。公共预算包括三种基本功能:控制、计划、管理。公共预算的目标是:总额控制、配置效率、运作效率和财政问责。

3. 政策问题

【答案】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利益或生存条件遭到威胁或损害而出现的问题。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也有人解释为,政策问题是那些引发部分或全部公民需求不满的条件和状况,而这些公民追求的是状况的改善或矫正。成为政策问题的问题都必须具备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力。

4. 信息资源

【答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信息资源仅指信息内容,是限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图形、图像、电子信息等。信息资源狭义的理解,突出了信息本身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广义信息资源以信息本身为核心,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各要素的总称。广义信息资源概念把信息活动各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这更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狭义与广义信息资源概念的关键区别在是否将与信息有关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体制也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信息内容、信息内容的表达和组织方式、及其表达所依附的载体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是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

5. 概念数据库

【答案】概念数据库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用户综合性信息需求。概念数据库一般用数据库名称及其内容(简单数据或复合数据)的列表来表达。

6. 行政伦理

【答案】行政伦理又称公共管理伦理,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调整国家公务员与社会、行政机构之间,国家公务员系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含义包括:

①行政伦理取决于现代民族一国家中政治一行政的紧密关联性,国家意志的执行和国家意念的表达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行政伦理在本质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伦理。

②就行政主体的有机构成讲,公共行政伦理由行政组织伦理和行政人员伦理构成。

③在行政伦理的规范表现形式上,行政伦理由主观伦理意识、习俗化的伦理规则和制度化伦理法则等构成。

二、简答题

7. 简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答案】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指的设置上,应遵循“SMART ”,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英美等政府绩效管理相当成熟的国家被普遍使用。

“S ”表示“Specific ”,要求绩效指标应是“具体的”、“明确的”、“切中目标的”; “M ”表示“Measurable ”,要求绩效指标最终是“可衡量的”、“可评价的”,能够形成数量指标或行为强度指标,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 ”,表示“Achievable ”,要求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能够实现的”,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 ”,表示“Realistic ”,要求绩效指标是“现实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 ”' ,表示“Timebound ”,要求绩效指标具有“时效性”,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在遵循“SMART ”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将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业绩指标

①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颁布实施维护经济秩序的法令法规等,在数量上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上要尽量提供优质水平服务,有高效率的办事能力。

②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如经济是否持续增长、物价是否稳定、是否充分就业、收支是否平衡、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国民财富是否增加等。

③政策制定水平与实施效果。例如,要考察一项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否科学有效,可以设置税收总收入、直接税、间接税、社会保险缴款占GDP 的比重、员工的社会保障缴款占GDP 的比重等指标进行考核。

④公共管理的效益。如税收总额占GDP 的比重、政府支出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政府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人才吸引情况、外地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总额等。

⑤公民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如公民对公共行政过程中体现的公平和公正是否信任、对政府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是否感到满意等。

(2)效率指标

政府部门的效率是指公共管理者从事公共管理活动取得的成果同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例关系。

(3)效能指标

效能是指公共管理活动对日标团体的状态或行为改变的影响程度,如福利状况的改变程度、公共服务的顾客满意程度、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对政府部门的效能可以从两方面考核:

①行为的合理化水平。包括公共决策是否科学、民主监督是否有效、公共行政是否廉洁高效、政府能否有效执行政策等。

②政府机关效能。包括以下几力面:是否有合理而完善的制度、能否依法行政、能否提高办事效率、能否提供使公众满意的优质服务等。

(4)成本指标

公共行政成本指标的设置依据两方面:一是为了维持政府机构运转所产生的费用; 二是为了履行其职能所产生的投入。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政府部门占用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②政府部门的支出。

总之,通过以上四个指标可以更加全面地衡量政府绩效,同时通过量化的方法衡量也更加具有科学性。良好的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政府绩效管理成功的前提,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可以使绩效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8. 人事管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案】人事管理原则,是指对人事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准则和要求,是人们对人事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和概括。从我国人事管理的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考虑,应当遵循以下一些主要原则:

(1)任人唯贤原则

任人唯贤,是指在选拔任用行政人员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反对任人唯亲。德才兼备,是要求行政人员既有德,又有才。“德”是指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派的思想作风和旺盛的革命精神等。“才”指行政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行政人员掌握较为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真才实学和开拓精神,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才能切实保证行政人员素质的优化,才能有效提高行政工作质量和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