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
【答案】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指各国银行间无抵押的相互借贷短期资金时采用的利率。分为存款利率和借款利率。存款利率是报价银行接受一笔存款所支付利息的利率;放款利率是报价银行贷出一笔资金所收取利息的利率。国际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所使用的利率一般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准,此外还有法兰克福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同业拆借利率等。国际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是经常变化的,成为各大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确定这一利率,通常以伦敦上午11时伦敦四大银行公布的利率为标准。
2. 长期的均衡汇率
【答案】在长期内,均衡汇率并不一定意味着汇率使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只要是能够较好实现特定时期内主要经济目标,并且不影响其他经济目标的可维持性,那么,这样的汇率水平就是广义的长期均衡汇率。
3.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了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和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制在投机冲击下崩溃从而产生危机。
在克鲁格曼的模型下,假定一国的货币需求非常稳定,货币供给由国内信贷及外汇储备两部分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持续扩张国内信贷来融通财政赤字,就会带来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超过了该国居民对货币的需求,该国居民就会向外国居民购买商品、劳务、金融资产,通过国际收支赤字来减少外汇储备,最终使货市供给重新回到与货币需求平衡的水平。根据货币分析法,
有
备(R )的等量减少。
4. 基础货币
【答案】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两者总和,前者还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通常表达为:
外的现金。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式中,
货币需求为常数,
记作国内信贷为D ; 外汇储备为R 。也就是说,在国内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D )的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式中,B 为基础货币;R 为;C 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存款货币银行(即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
5. 对外资产(External Assets)
【答案】对外资产是指存入国外的各种财产以及以外币表示的各种债权和其他权益等。主要包括:①外国货币; ②外币有价证券; ③外币支付凭证,如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存单、支票、本票、邮政储蓄货币; ④银行存款; ⑤其他外汇资金,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分配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银行间借款、政府援助贷款以及各种无偿援助、战争赔款、国外捐赠、汇款; ⑥在外国购置的小动产等。
6. 顺势而为原则
【答案】顺势而为原则是指在调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判断市场力量并加以巧妙利用。在内外均衡的调整中,随着其他条件的不同,相同的政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会加大政策调控在数量和时机选择上的难度。首先,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将使政策的结果难以预测。其次,在短期内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动迟滞,调控政策可能不会带来合意的效果,政府对此的进一步权变会在未来导致调节过度。最后,即使政策是一次性的,由于调节时滞的存在,也会出现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不一致。
7.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
【答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简称PPP 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看来,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即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来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同为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分析角度不同。购买力平价理论从扩率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价格的性质着手研究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它主要由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商品市场间存在的联系分析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联系。利率平价理论则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放经济
下一国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一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理论关系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互相补充。购买力平价侧重于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一国发行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决定两国的汇率水平; 与之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在短期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数量决定利率(资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国际资金的流动又使利率间的差异影响汇率。
8. 收入性不平衡(Income Disequilihrium)
【答案】收入性小平衡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引起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经济周期,也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可能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外需求的增减来实现的。一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一国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 国民收入减少,则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减少。
二、选择题
9. 一般来说,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会使其( )。
A. 货币疲软
B. 货币坚挺
C. 通货紧缩
D. 利率下跌
【答案】B
【解析】国际收支巨额顺差使本国货币坚挺,本币汇率升值。
三、简答题
10.简要回答汇率政策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
【答案】大量资本流入会造成本币实际汇率上升,所以汇率政策的作用,就是让名义汇率实现某种变动,减轻资本流入对货币当局的压力。
一般而言,允许名义汇率升值,有三方面的优点:(1)使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以及国内银行体系免受资本大量流入的不利影响。(2)通过汇率调整国内相对价格,有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3)允许汇率波动带来一定的
不确定性,可以很好地阻止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
汇率政策的实施可以采取三种形式:(1)实行浮动汇率制;(2)让货币法定升值;(3)采取较灵活的汇率制度。
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让汇率可以适应资本流入而作出变化将由市场自动完成,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政策措施。但在纯粹的浮动汇率下,大量资本流入可能带来国内通货名义的和实际的急剧升值,这种升值会对一国的出口部门造成相当大的打击,并最终有损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