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量词的区别语义特征看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关键词:量词;近义量词;区别语义特征;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摘要


      汉语在词类方面最大的特点表现为量词的丰富性,丰富的量词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量词内部,近义量词之间复杂的区别语义特征使量词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量词习得的难度不言而喻;对于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即使学生的母语中有量词,但由于其母语中的量词与汉语中量词之间的非完全等值对应性,学生在学习量词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许多由不同因素造成的偏误。量词系统内部,一方面,同一个量词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区别语义特征,可以修饰不同具有相似特征的对象;另一方面,同一被修饰对象由于对量词的区别语义特征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具有细微差异的近义量词;最后,由于近义量词具有区别语义特征,同类被修饰对象对近义量词的选择表现出复杂性。因此,量词由于其内部丰富的区别语义特征而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词类,即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大多数中国人,对于量词也只是了解量词的使用现象,而不了解量词的理据;对于包括汉字文化圈在内的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而言,通过了解汉语量词的理据,掌握量词的区别语义特征,从而达到基本掌握量词使用方法的目的,其难度可想而知。鉴于此,明确量词的理据性,区分量词尤其是近义量词之间的区别语义特征,是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当务之急。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面,不能准确地区分近义量词之间的区别语义特征是学生使用量词时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借鉴前辈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论文行文提供理论支撑,针对量词的区别语义特征,结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期通过本体研究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量词的负担,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降低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时量词的偏误率,实现对外汉语量词教与学双赢的目的。

      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现状。

      论文第二章根据量词教学中具体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量词“个”、“位”、“名”的区别语义特征,量词“缕”、“丝”、“股”的区别语义特征,量词“台”和“部”的区别语义特征,量词“阵”、“次”和“场”的区别语义特征,对学生在汉语量词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修改。

      论文第三章针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现状中量词“个”的泛化和不够重视量词区别语义特征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建议,希望能对日后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有所帮助,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提供方法,丰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增加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实力,增添汉语在国际社会上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主动了解汉语、喜欢汉语、学习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并乐于传播汉语,从而扩大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论文第四章为结语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研究的价值,希望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方面略尽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