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民族大学思政部819政治经济学教程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答案】(1)价值规律的涵义
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再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亦即资源的配置。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根据自身不同需要的比例进行直接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这种产品,有多少人生产这种产品,完全按照价格信号来决定自己是否生产这种产品。正是部门之间的竞争,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成为商品生产者决策的依据,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价格高的因而也是供给小于需求的部门投入,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门内部的竞争,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问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激励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③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和经济分化。部门内部的竞争,使那些生产条件好、能够采用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有方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又不思改进或不能改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逐步被淘汰。在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这一机制造成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这一机制使企业破产和兼并时常发生,其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社会经济的各种分化。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因为:第一,商品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 第二,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期来看,
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其涨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它的平均价格同价值还是一致的; 第三,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无论怎样涨落,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由此可见,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的围绕价值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有效竞争,政府的公共政策有哪些?
【答案】不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要使竞争机制正常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又能防止垄断的弊害,其关键是实现有效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有效竞争,政府必须通过公共政策来规范竞争秩序,制约垄断的结构与行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规制政策
直接规制政策是指政府针对公共生产部门和某些具体产业部门实施的、带有分类指导性质的具体规范与制约措施。主要通过政府机关借助十法律赋予的权限,通过许可或认可等手段来加以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入规制,即从防止过度竞争的角度出发,由规制机关根据整个产业的供求状况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
②数量规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因投资过多而造成价格波动、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③价格规制,主要是指在自然垄断产业中,规制机关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对产业价格体系和价格水平进行规范与制约;
④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规制,主要是防止包括自然垄断产业在内的一些产业部门供给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⑤设备规制,主要是通过对有关生产设备施以一定的性能标准的规定,以维护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性能、规格及安全性等。规制可能使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过度膨胀,产生一系列负效应。
(2)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与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反垄断政策的具体内容有:
①预防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察制度等:
②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节政策,包括对垄断性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③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
3. 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答案】资本周转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循环的快慢程度。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1)生产资本的构成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c 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 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
(2)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力一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
①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
②非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工时间、自然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要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不仅要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
③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问,应改变运输条件、加强市场信息搜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
4. 发展对外贸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答案】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它由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部分组成。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是经营进出口业务。一方面,通过出口贸易在世界市场上悄售国内生产的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通过进口贸易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内所需要的商品,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社会主义经济是开放式的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贸易,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有利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发展对外贸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2)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外贸途径,引进先进设备、购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