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0西方哲学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解释题
1. 本原
【答案】本原是自然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它的本意是“原初”、“本原”。这一概念由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他使“本原”概念具有了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意味。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本原有两层意思:构成事物的基质; 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
2. 谢林的自然哲学
【答案】谢林的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要把一切自然现象归为精神。他认为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是不同的,自然科学着眼于自然的表面与外在的客观事物,自然哲学着眼于自然的内在动力结构和普遍原理,探究自然之为自然的构成条件,并为自然科学提供前提和准则。从这点出发,一切自然科学的必然趋势是从“质料”、“无机物”、“有机物”最终达到精神。他认为,自然界从低阶段向高阶段的运动发展,是从无意识向有意识的东西的逐步转化,并逐步实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他从自然本身出发,用普遍联系和矛盾对立的观点看待自然界的发展,克服了机械论,为科学家提供了不同的看待自然的方式。
3. 实践智慧
【答案】实践智慧是指导向实践活动的推理,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都是理智德性。理论智慧关注永恒事物,而实践智慧在一般性层面上,关注于实践判断的真实性,及构建行为的一般规则; 在具体的层面上,将一般规则应用于具体的生活领域,确定应当做的正确行为。实践智慧包括实践直观、实践途径和实践手段。实践智慧与品格德行是不可分的,德行保证目的正确,实践智慧保证实现目的的手段。
4. 费希特的知识学
【答案】费希特的知识学是指“科学的科学”、“知识的知识”。它关注的是事实的依据和知识的可能性。费希特认为先验哲学必须以第一原则为全部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一切区分都能从第一原则中推出来。他把哲学中第一原则的是非问题归结于人的性格的高低差别,这表现了他以实践理性为根本主张。他的知识学分为三个部分:①理论哲学,它的对象是自然界整体; ②实践哲学,它的对象是伦理道德; ③关于公设的哲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它包含以自然权利学说为特点的政治哲学、以未来为目标的奋斗哲学和以理性宗教为导向的宗教哲学。
二、简答题
5. 请简要叙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
【答案】(1)数是万物的本原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思想始于其对数学与音乐的研究。他们认为音阶的特点和比率可以用数表示,并且一切其他事物的性质都由数决定。他们注意到世界上形式和关系的事实,他们发现量度、秩序和比例始终一致的循环,可以用数来表示。他们认为这种数学关系是事物的共同属性,没有数就没有这种关系、一致性、秩序和规律。因而不具形体的、普遍的、抽象的“数”是万物的本原,是真正的实在、实体和根基,一切其他东西都是数的表现。数作为万物的本原,不仅是构成事物的质料,而且也是事物的属性、状况和模型。
(2)数的特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潜心研究在数目中无穷的特征和规律,并把这些特性赋予整个宇宙。他们用数来解释整个世界,提供了十对从数的研究中提取出来的范畴: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一与多,右与左,男与女,静止与运动,直与曲,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
(3)宇宙生成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有奇数和偶数两种形式。奇数是有定形的,完满的:偶数是无定形的,不完满的。自然万物的本原是“一元”,从“一元”产生“二元”,从完满的“一元”和不完满的“二元”产生出各种数目:点是一元,线是二元,面是三元,立体是四元。物体的线和面被当作是有独立存在的实体。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产生线,由线产生出面,由面产生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气、土四种元素。
(4)评述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具有了更高的普遍性、概括性和抽象性,但“数”只是量的规定,当它解释如意见、正义、友爱等现象时,“数”不能摆脱感觉经验的限制。亚里士多德还批评他们混淆了抽象的数字单元和有体积的物理质点。
6. 简述休谟对知识的划分。
【答案】与洛克一样,体漠认为知识为复合观念表达,它存在于对观念与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和判断之中,因此,观念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知识的性质。休谟对于知识的划分的观点简述如下:
(1)知识的分类
休谟认为,人类理性或研究的全部对象,可以分为观念的关系和事实两类。相对应,人类的知识也可以分为两类: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和关于事实的知识。前者指抽象科学和证明的知识,主要是数字和逻辑; 后者主要指各种经验知识。
(2)观念关系的知识和事实的知识
①观念关系的知识
休谟肯定,我们仅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这类知识。他说:“这类命题,只凭思想的作用,就能把它发现出来,且不以存在于宇宙某处的任何事实作依据。”
②关于事实的知识
人们要想断定一个关于事实的知识,不可能仅仅依靠思想的作用,必须去考察关系以外的经验以做出判断、加以检验。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依赖矛盾律就可以得到,而关于事实的知识则不能仅仅依赖矛盾律,因为事实的正反两方面都是可能的。
(3)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①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就是分析命题。
“分析”的意思是词句意义的分析,我们只要分析表达观念的词句的意义就可发现它与其他观念的关系,就能够断定该命题的真假。
②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
“综合”的意思是通过新的知觉把一个观念同另外一个观念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逻辑形式来看,分析命题中,命题的谓词己经包含在主词之中,谓词并没有给主词增加新的内容。在综合命题中,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中,谓词给主词增加了新的内容。
分析命题中谓词己经包含在主词之中,休谟肯定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具有确定性和必然性,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在综合命题中,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中,关于事实的知识只有或然性,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关于事实的知识能够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对生活用处很大。经验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关十事实的知识。
(4)知识的区分
休谟通过对知识的性质和类别的考察,对知识的界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他强调指出,任何知识的内容,不是依靠分析的方法对观念的关系所做的必然推理,就是依赖经验对事实所做的或然推理。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知识。这样,休谟就通过对知识的区分把传统的神学和形而上学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
7. 简述恩培多克勒的同类相知原则。
【答案】(1)含义
同类相知原则认为事物与事物相似,因此,对一种事物的感觉与这种事物相似,这一原则设定了认识的内容与认识的对象的符合论。
(2)提出
恩培多克勒提出“同类相知”说是因为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流射物与感官通道之间的符合关系,他是第一个明确表达这一原则的人。他认为我们是“用气来见神圣的气,用火来看昏暗的火,用友爱对友爱,用争吵见可悲的争吵。”由于同类元素在孔道中的相通,认识才成为可能。他认为人和外部事物具有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
(3)思想与无知
恩培多克勒区分了思想和无知,他认为因为认知是由相同而来,无知则因相异生成。所以,知识和感觉是同一的。
①思想是清晰的感觉,如果组成事物的各类元素顺利通过感官里相应的通道,人们便获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