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传媒(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1956年,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被学界公认为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具有指导意义。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是对16, 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集权主义理论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 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显然,这种集权主义理论完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发展并达到顶点。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言论自由、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理论是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密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成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但是报业的自由竞争后来发展为报业的垄断,报业的垄断取消了观点的自由市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陷入了困境。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上和政治上垄断的加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逐渐被社会责任理论所代替。

(3)社会责任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技”。社会责任理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它认为,报刊自由涉及三者的利益,即报刊拥有者的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同于公众的自由,

而社会应当保护的是公众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应当明确提出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获知的权利”以及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名誉不受损害的权利。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张政府应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与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因而在西方各国甚至在世界范围普遍受到重视。

(4)苏维埃理论

威尔伯·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它的根,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茎。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 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下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下具、发布“指示”的下具; 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 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 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 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2. 简述报纸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案】报纸是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廿个阶段:

(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

手抄新闻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14-15世纪,威尼斯逐步产生出一批以专门代客打听、供应新闻来谋生的人。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闻,自己抄写,自己发行。这些新闻大多是手抄的,俗称手抄新闻。

由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抄新闻很快从威尼斯流行到各地。罗马、巴黎、伦敦等地都有手抄新闻发行,17世纪初叶达到高潮,到17世纪末逐渐消亡。手抄新闻集编、写、发行于一人,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个体劳动者,但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的真正开山鼻祖。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用铅字印刷,可以大量地发行。最早的新闻书是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的。1620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开始印刷新闻书。这种新闻书己有刊名,但基本上是不定期的,中间间隔时间很长,新闻迟缓; 没有固定的订户,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早期新闻书的出版者多为印刷商,以印刷其他书本为主,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

(3)第三阶段:周刊(周报)、日报的勃兴

①由于新闻书的种种缺陷,它在各国并没有盛行,而很快就出现了新闻周刊。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观察周刊》,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不久,《法兰克福邮报》(1616年)、《马德堡新闻》01626年)等周刊先后问世。周刊定期出版,由邮局发行,吸引了不少固定订户,使得办报者有了稳定的收入,从而刺激了周刊的勃兴。

0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但它仍采用书本形式。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周报)问世。它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单页

两面印刷。1702年,伦敦《英国每日新闻》创刊,按日出版,四开纸,两面印刷,成为现代日报的始祖。

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是交叉发展的,并无绝对的时间界限。但就整个发展过程而言,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独创的过程,朝着迅速(出版周期越来越短)、广泛(发行范围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无线电广播的出现是新闻传播的一场革命,它轻便灵活,感染力较强,打破了传播的时空界限,大大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而且还通过声音传递增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但又存在保存性差的不足。具体而言,广播有以下三个特点:

(1)广播媒介发挥设备的轻便性,用无线电波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闻信息传送到四面八方; 听众也可以以仟何姿态、在任何情况下收听,且收音机价格低廉、收听广播无需付费。

(2)广播通过声音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可以充分展示广播新闻的个性色彩,而广播对自身非语言符号音响、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实时应用,更能显现新闻的真实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受性,它甚至可以通过听众的想象和推理塑造出“在场”的感觉。

(3)广播声音符号稍纵即逝,不易留存,对收听时间有着客观限制; 同时声音语言的口头化也使它难以像文字符号那样很好地进行深度报道。

3. 简述我国新闻队伍的建设目标。

【答案】新闻事业的全部功能都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才能实现,着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新闻队伍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新闻职业的特征

要明确新闻队伍的建设目标首先须了解新闻职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

②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

③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

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节奏快、难度高的创造性工作。

⑤新闻工作者也被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新闻工作者言行不一,其权威性和形象受损,这不仅对他个人,而且对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③“浮光掠影”式的职业弱点使新闻工作者容易犯表面性、片面性的毛病。

(2)新闻队伍的建设目标鉴于新闻工作的特点和弱点,以及新闻工作者肩负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大使命,新闻队伍的建设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这决定了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

②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