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729教育专业综合之心理学基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动机
【答案】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指引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动机由内驱力和秀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2. 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案】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或学习成绩的良好期望,会使学生产生顺应这一期望的变化,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的一位善于牙雕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雕刻的美丽少女上,竟使雕塑活了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在课堂环境下做了实验,发现在教师的赞扬下,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于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教师的暗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等有重要的影响。
3. PASS 模型
【答案】PASS 模型是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J.P.Das )结合鲁利亚的神经生理学的成果提出的研究认知活动的模型。PASS 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ASS 模型认为,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些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也要受到计划的影响。
4.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答案】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卡特尔提出的智力的一种分类。他认为,一般智力或g 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晶体智力指己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 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智力一部分是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
年龄的增长,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经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其他生物学方面的能力一样,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项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 而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5.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答案】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脑内神经信号传递的一种主要形式。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
,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学物质)
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
6. 课堂心理气氛
【答案】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
课堂心理气氛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和谐的、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顺利完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不良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中的一种不和谐的因素,阻碍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教学效果。
7. 二因素说
【答案】二因素说是智力结构理论之一。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用因素分析法对当时各种智力测验材料进行了分析,提出智力二因素说。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 )和特殊因素(s )构成,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一般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代表个人的普通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主体; 特殊因素代表个人的特殊能力,只和少数活动有关。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一般因素。它对理解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区别,制定测验这些能力的手段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但不足之处在于他把这两个因素对立起来。
8. 情绪
【答案】情绪(emotion )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的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反应等复杂成分。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是能满足己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绪; 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不仅大脑皮层,而且大脑皮层以下的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网状系统等部位也起着特定的作用。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是喜、怒、哀、惧。具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唤醒状态。
9. 语言理解
【答案】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知觉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解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作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是语言理解的应用阶段。正确的应用表明着理解,而错误的应用说明理解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理解语言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建造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在头脑中想象语言所描述的情境,通过期待、推理的活动去揭示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依赖于人们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10.智力
【答案】智力(intelligence )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至今心理学界尚无公认的定义,韦克斯勒认为,是指使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中国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个体顺利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象概念、应对新情境和解决问题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智力内涵的不同定义反映心理学家对智力的三种基本研究取向:因素结构取向、信息加工取向和原型取向。个体的智力水平通过智力测验来评定,最常用的测验有斯坦福一比内量表、韦克斯勒成人和儿童智力量表等。
二、简答题
11.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有何不同?
【答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主要流派。三种学习理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习的理解不同
行为主义对学习的解释是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到什么,怎么学习的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2)影响学习的因素不同
行为主义认为影响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认知主义像行为主义一样,强调环境条件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但它真正关注的是通过鼓励学习者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改变自己。建构主义则认为在一个现实的情境中学习以及选择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学习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3)对记忆的理解不同
行为主义认为,记忆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强度,定期练习和复习能够维持学习者对反应的准备。认知主义认为,学习的结果取决于信息是否在记忆中用一种精心组织和意义充分的方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