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独立董事

【答案】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独立董事除了作为公司的董事以外,和公司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独立董事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股东的利益。

2. 职能战略

【答案】职能战略又称职能层战略,是指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职能战略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职能、部门在实施公司战略中的责任和要求,有效地运用研究开发、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经营职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职能战略用于确定和协调企业的短期的经营活动,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左右。它为负责完成年度目标的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他们知道如何实现年度目标。同时,具体的职能战略还可以增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实施战略的能力。职能战略由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从战略构成要素来看,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是职能战略的关键要素,而经营范围的重要性较低。协同作用是在单个的只能中协调各种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联合起来。

3. 差异化战略

【答案】差别化战略是指企业为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而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企业主要是依靠产品和服务的特色,而小是靠降低成本来实施这种战略。在顾客需求多样化的情形下,企业很难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差别化战略就成犷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竟争策略。企业采用这种战略,可以很好地防御行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很快等都有利于企业采用差别化战略。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必须仔细研究购买者的需求或者偏好,以便决定将一种或多种差异化特征结合在一个独特的产品中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成功差异化战略要具备下列条件:行业内有多种可使产品或服务有差异化的方式或方法,且顾客认为这些差异有价值;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变化; 只有少数竟争对手会采取与本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企业能较迅速地实施差异化战略并且竞争对手在进行模仿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4. 资源匹配检验

【答案】资源匹配检验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了解现有的资源是否能满足企业现在业务的需求,对自身资源力量的检验。资源匹配检验分为财务资源的匹配关系检验和管理资源的匹配关系检验。公司进行资源匹配检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进程中,公司对资源和能力的补充状况也决定了它的竞争能力。公司多元化战略越是集中在将其资源和能力投入于新的业务上,就越需要建立足够的资源贮备,保证这些业务能够创建竞争优势。否则,公司的资源就会被分散,从而失去创建竞争

优势的机会。

5. 资源的不可模仿性

【答案】资源的不可模仿性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l )物理上独特的资源。有些资源是物质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不可能被模仿的。

(2)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资源。指那些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的资源。

(3)具有因果含糊性的资源。指公司对有些资源的形成原因并不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4)具有经济制约性的资源。指公司的竞争对手己经具有复制其资源的能力,但因市场空间有限不能与其竞争的情况。

6. 产权无偿划拨

【答案】产权无偿划转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将上市公司的产权无偿的划归并购企业的产权重组行为。股权无偿划转的特点是:

(l )这是我国产权重组中的一种特殊的并购形式,一般由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

(2)无偿划转的股权性质是国有股;

(3)股权的持有者变动对政府或控股公司没有利益损失。

7. 进攻战略

【答案】进攻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核心能力、资源优势和竞争能力,主动向竞争对手发起进攻,以此来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战略。这些行动包括产生成本优势的行动产生差别化优势的行动以及产生资源或能力优势的行动。一般来讲,常见的进攻战略主要有攻坚战、侧翼进攻、全线出击、迂回进攻、抢先进攻、游击战等。

8. 技术授权

【答案】技术授权是指技术许可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向技术受许可企业提供所必需的专利、商标或专有技术的使用权以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受许可企业应向技术许可企业支付使用费,并承担保守秘密等项义务。相对来说,技术许可方一般不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或参与管理,主要是帮助技术受许可方掌握技术,协助组织初始生产,帮助选购合适的设备、原材料,协助指导安装调试、工艺流程设计等。技术授权是授权企业无法在国外严格地控制受许可方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地区效益。其次,企业在授权上有丢失技术诀窍的风险。技术授权的类型包括: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分许可:交叉许可等。

二、思考题

9. 什么是进入障碍? 为么是退出障碍?

【答案】(1)进入障碍

进入障碍,是指阻碍潜在的进入者或新的进入者进入某个行业,并对该行业构成威胁的因素。

如果进入障碍高,外部进入的威胁便小。可以构成行业的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①规模经济。指在‘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产品或服务的规模经济可以构成行业的进入障碍,迫使新加入者在考虑进入某行业时,做出两种令人难以接受的选择:或者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该行业,并且冒着行业中现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 或者以小的生产规模进入该行业,忍受着产品成本过高的劣势。

②产品差异化。指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商标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当产品或服务形成进入障碍时,新加入者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攻克这一壁垒,并且会以一定时期的亏损作为代价。

③资金的需求。资金也可以形成一种重要的进入障碍。在进入新的行业时,企业如果需要大量的投资,则会考虑是否进入或如何进入。特别是,对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来讲,企业如果筹不到足够的资金,便很难进入该行业。即使贸然进入,也要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

④转换成本。指企业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或从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时,所要支付的成本。转换成本包括企业购置新的辅助设备的成本、产品再设计的成本、职工再培训的成本等。如果转换成本过大,企业又不能在内部消化掉,则面对着一种新的进入障碍。企业或者冒着成本过高的风险,忍受失败; 或者停滞不前。

⑤分销渠道。企业在进人一个新的行业时,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分销渠道,也会面临着进入障碍。原有的分销渠道一般都是为已有的企业服务。新加入者必须通过让利、合作、广告津贴等方式让原有的分销渠道接受其产品。这样必然减少新加入企业的利润。为了克服这种进入障碍,企业必须开辟新的分销渠道,为自己的产品服务。

⑥原材料与技术优势。行业中己有的企业可能会凭借自己在获得原材料方面的优势,或者拥有技术专利等方面的优势,为潜在的进入者或新加入者设置了进入障碍。新加入企业无论怎样扩大自己的规模,都难以消除这种壁垒。

⑦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法令等都会在某些行业中限制新加入者。

(2)退出障碍

退出障碍,指那些迫使投资收益低、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仍然留在行业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构成退出障碍的主要因素具体如下:

①固定资产高度专业化。在特定经营业务或地理位置上,企业拥有高度专门化的资产,但其清算价值低,或者转换成本高,难以退出现有的行业。

②退出成本过高。企业在考虑退出行业时,应认真考虑包括劳动合同、重新安置费用、保养备件的生产能力等成本是否合理。如果过高,企业则难以退出。

③协同关系密切程度。企业内的经营单位之间的协同关系是企业战略的重要因素。如果其中某一经营单位退出现有行业,就会使原有的协同关系遭到破坏。

④感情障碍。企业在制定经济合理的退出决策时,往往会引发一些管理人员和职工出现抵触情绪。

⑤政府和社会的限制。政府考虑到失业问题和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有时会出面反对或劝阻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