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31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之数据结构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给出的指令系统特点中,有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的是( )。

I. 指令格式规整且长度一致

II. 指令和数据按边界对齐存放

III. 只有Load / Store指令才能对操作数进行存储访问

A.

B.

C.

D.

【答案】D

【解析】特点I 和III 都是RISC 机的特征,而特点II 则有利于指令和数据的存放,所以以上三个特点都有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

2. 给定二叉树如下图所示。设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若遍历后的节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

A.LRN

B.NRL

C.RLN

D.RNL

【答案】D

【解析】对“二叉树”而言,一般有三条搜索路径;

①先上后下的按层次遍历;

②先左(子树)后右(子树)的遍历;

③先右(子树)后左(子树)的遍历;

其中第1种路径的搜索方式就是常见的层次遍历,第2种搜索路径方式包括常见的NLR 、中序遍历LNR 、后序遍历LRN , 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则是不常使用的NRL 、RNL 、RLN 。本题考查的是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的一种情况。根据遍历的序列以及树的结构图,可以分析出该遍历的顺序是先右子树再跟结点最后左子树,故答案为D 。

3. 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 (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 、分配30MB 、释放15MB 、分配8MB 、分配6MB , 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 )。

A.7MB

B.9MB

C.10MB

D.15MB

【答案】B

【解析】对于简单分区内存分配,需要将进程的所有代码和数据装入内存。故55MB 先分配15MB 余40MB , 再分配30MB 后余10MB , 释放15MB 后出现一个15MB 和一个10MB 的空闲空间,分配8MB 时按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应该使用10MB 的空闲块,余2MB 的碎片,分配6MB

,因此最大空闲区为9MB 。 时占用15MB 的空间余9MB 的碎片(空闲空间)

4. 已知小根堆为8,15,10,21,34, 16,12,删除关键字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堆排序中,依次输出堆顶的最小值,然后重新调整堆,如此反复执行,便得到一个有序序列。本题中,删除堆顶元素8后将最后一个元素12置于堆顶,然后调整堆:首先与15比较,12小于15, 所以不用交换;然后与10比较,因为10小于12,所以交换10和12的位置;调

整后12再与16比较,12小于16,调整堆过程结束。因此12共与15、10、16进行了三次比较。

5. 设系统缓冲区和用户工作均采单,从外读入1个数据块到系统缓冲区的时间为100, 从系统缓冲区读入1个数据块到用户工作区的时间为5, 对用户工作区中的1个数据块行分析的时间为90 (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外设读入并分析2个数据块的最短时间是( )

A.200

B.295

C.300

D.390

【答案】C

【解析】数据块1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在这段时间中数据块2没有进行操作。在数据块1进行分析处理时, 数据块2从外设到用户工作区的总时间为105, 这段时间是并行的。再加上数据块2进行处理的时间90, 总共是300, 故答案为C 。

6. ARP 协议的功能是( )。

A. 根据IP 地址查询MAC 地址

B. 根据MAC 地址查询IP 地址

C. 根据域名查询IP ±也址

D. 根据IP 地址查询域名

【答案】A 。

【解析】ARP 协议是网络层协议,因此只能和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有关系,从这一点出发,域名是应用层的范畴,选项C 和D 是不正确的,根据MAC 地址查询IP 地址是RARP 协议的功能,因此进而得出正确答案是A 。

7. 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 )。

A.257

B.258

C.384

D.385

【答案】C

【解析】由

_

则和

__可知

即显然

384, 所以二叉树的叶结点个数是384。还可以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另一个性质:最后一个分支结点的序号为[768/2], 故非叶子结点数为384, 而叶子结点的个数为768-384=384。([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比如[3.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