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一个规训与反叛的文本——重读《恋爱中的女人》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规训权力;全景畅视监狱;监视;反叛

  摘要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长期以来最独特且最具有争议的作家。其巅峰之作《恋爱中的女人》,也一直倍受文学家们的青睐,且不论那些令人倍加赞叹的写作手法,如传神的象征、巧妙的铺叙、气氛的渲染、心理情绪的描写、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分析等;也不提那些被世人扭曲、被社会排斥的所谓不堪入目的色情描写;更不提反映出的现代工业社会对人性扭曲的创作主题。仅仅从文中反映出的代表女性赫麦妮、古德伦、和克里奇夫人在以铂金、杰拉德和老克里奇为代表的男权社会里所遭受的压抑、控制和排斥这一点,就引发了批评家们的激烈争议,大多数批评家都会把《恋爱中的女人》看成是一个可以反女权主义的文本。 本文试图借用米歇尔•福柯的规训权力和惩罚观点,从五个部分去全面分析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通过描写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规训以及女性的反叛现象,从而探究小说中所表现的现代工业社会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及规训的状态,进一步看出劳伦斯是如何向世人在父权社会里,社会权力是如何被男性运作和实施,以及被压抑的女性在权力网中是如何做出回应和反抗权力。超越了传统的反女权主义视角,读者又能进一步从规训权力这一全新视角去审视文本。绪论会简介作者劳伦斯并总结传统文学中对文中男女性对话和行为描写的批评,指出其中大多数都是站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以女权主义视角来抨击父权社会男性的专制及对女性的压制。但笔者认为作品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一主题,小说已经触及到人类社会权力网的运作以及男、女性在网中的存在状态,从而为文本和规训权力论两者的结合找到了突破口。第一章会对福柯的规训权力、全景畅视建筑、监视这几个理论点分别进行阐述,并分析劳伦斯“集体无意识”里男权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从而证明运用规训理论研究《恋爱中的女人》的可行性。在这一章我得出的结论是:劳伦斯“集体无意识”里男权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写作,在作品中他不可避免地加入了男权意识对女性的控制和压榨,从而与父权社会权力男性对女性的规训这一观点达成了一致性。第二、三章是本文的主体。从规训权力分析入手,第二章指出当时的父权社会就如同福柯所描绘的全景畅视监狱,其中男性作为监狱的监视者对女性一边进行着可视的身体规训,一边进行着无形的话语规训,让作为囚犯的女性逐步在身体和精神上沦为社会权力的被规训者。笔者还进一步指出了规训的反作用之处,那就是部分人物对规训的迎合,其结果便是生命权力的丧失和沦为规训的无情产物。福柯说过,有规训的存在,就必然会有反叛,那么文中三位女性赫麦妮、古德伦、克里奇夫人便是反叛的代表人物。在第三章里,笔者详尽揭示了始终作为被规训者的女性是如何挣扎在社会权力之下,并试图反抗规训、寻找自我生命权力的艰难状况。在福柯规训权力理论的关照下,最后总结得出:在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里,现代文明以一种更加隐蔽和温和的规训方式制约着女性,取代了以往权力社会的强制暴力规训方式;女性也不再如以往的一味顺从,却因其痛苦的生命体验而被唤醒的自我意识转化成了一股强烈的反抗男性力量,并以“疯癫”的形式宣泄出愤懑,最终获得自由和生命权力;男女性之间也不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随着权力的移动而变化。总而言之,《恋爱中的女人》不再仅仅是一个反女权主义文本,更多的是一个规训与反叛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