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同等学力加试)之外国新闻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答案】“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是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就新闻真实性问题而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真实和纯洁是报纸的本质”,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后来他又提出,写作必须“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马克思在办报实践中十分注意坚持真实性原则,在创办《莱茵报》期间严格坚持报纸要用事实说话,对任何不真实的报道都毫不留情,一旦发现失实报道,就立即让有关记者、编辑和通讯员作出检查、更正,严重的,还要终止其继续为报社撰稿。而《莱茵报》也因为始终坚持说真话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销量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
2. 《国际先驱论坛报》
【答案】《国际先驱论坛报》是美国企业在巴黎办的国际性英文日报。其前身是1887年10月开始出版的《纽约先驱报》欧洲版。二战期间停刊,1944年复刊,1967年5月22日改用现名。目前股权分属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惠特尼广播电视台。该报着重报道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通过卫星传送版面在伦敦、马赛、苏黎世、海牙、罗马、迈阿密、香港、新加坡等地同时印刷,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资产阶级观察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
3. P2P 技术
【答案】P2P 技术又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 )技术,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P2P 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 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 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 )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P2P 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4. 网上自生媒体
【答案】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一一“上网媒体”和“网上自生媒体”。所谓网上自生媒体,只在互联网上提供新闻服务,形式包括各种新闻组、网络杂志、网站中的新闻频道等。通过这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有个人和各种非传统新闻机构。
5. 潘恩
【答案】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774年投入美国独立战争运动,曾任报刊编辑、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等职。1776年发表了《常识》一书,擂响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战鼓。他的政治学说为美国的建国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美国独立后,他于1787年回到欧洲,参与了法国《人权宣言》的起草,后来还出版了《人权论》、《理性的时代》。这些文字都成为反封建斗争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世界意义。
6. 《回声报》
【答案】《回声报》原名《出口回声报》,1908年由斯克雷兄弟创办。《回声报》是法国的一家具有相当权威性的经济日报,能比较完整地提供法国财政经济方面的消息。该报是西方国家经济类主要报纸之一,经济新闻和文章占全报(广告除外)篇幅80%以上,内容涉及国内外工农业、科技、金融等几乎所有经济部门。主要读者对象为企业主和工商业管理人员。
7. 拉丁美洲通讯社
【答案】拉丁美洲通讯社,简称拉美社。1959年4月成立,同年6月开始对外广播,是古巴国家通讯社,由古巴共产党中央革命指导部领导。初期,只在拉丁美洲的18个国家设立分社,到80年代,在全世界设有37个分社,主要分布在欧洲和拉美。该社与各国通讯社签订了近80项互换新闻和互助协定,主要是前苏联和东欧各国,1962年1月同新华社签署了合作协定。该社用西班牙文、英文、法文、葡萄牙文播发新闻,还出版《古巴国际》月刊等。
8. 公民新闻
【答案】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仟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二、简答题
9. 简述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私营上层报纸的性质和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案】18世纪后期,英国先于其他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工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工商业进一步繁荣,广告日益增多,这些都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带来了活力。这一时期,私营上层报纸开始出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泰晤士报》。下面以《泰晤士报》为例说明私营上层的性质和特点。
(1)《泰晤士报》的性质
①最初的《泰晤士报》同样受控于英国政府,每年接受政府的津贴,充当政府的传声筒。 ②1803年,沃尔特第一接管《泰晤士报》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革,开始实行一种办报独立的原则,率先在英国打出了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号。而后该报凭借出色的报道与重要的独家新闻而销路大增,从而在经济方面可以依赖广告和发行的收入做到自给自足,逐步摆脱了官方的“资助”,成为一份独立的私营上层报纸。
(2)《泰晤士报》的特点
①《泰晤士报》有一种特殊的赋性,它是一个国家的公器。《泰晤士报》是一份非党派的报纸,并无明确的政党背景,但同样有自己的阶级立场和政治倾向。‘已是工商资产的代言人,和统治集团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能在工业革命后的政治形势下,成为影响英国政局的重要力量。
②《泰晤士报》具有权威性,其国际报道常常使有关国家刮目相看,不得不掂量一下它的分量。
③就政治立场而言,《泰晤士报》以保守著称,但也常常改变态度。
10.简述巴西教育广播的发展情况。
【答案】由于巴西有1/5的成年人是文盲,国民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远多于读报时间,因此政府很重视利用电视进行教育广播。
(1)“梅克一PRA-2”广播电台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时,就是专门广播教育节目的非商业台,1936年起由教育文化部经营,现在是“布拉斯广播电台”的成员之一。
(2)1957设置了全国教育广播的综合协调机构。现在利用广播进行教育的工作已普及到各个州。所有广播电台都必须安排六小时的广播时间播出识字教育节目。在没有教育台的州,州政府购买商业台的广播时间播出教育节目。在教育台中,“文化广播电台”和“梅克广播电台”除播出教育节目外,还安排各种提高文化素养的节目。
(3)早在50年代,巴西部分教育机关己通过商业电视台广播教育节目。1972年里约热内卢的“巴西中央教育电视中心”设立了电视中心,播出教育节目,独立经营两套教育电视节目。
(4)巴西以里约热内卢的教育电视台为中心,结成广阔的广播网。每天向其他电视台提供部分儿童节目、新闻节目等。
(5)广播电视机构的全国性组织是“巴西广播联盟”(简称ABERT )和“报纸广播联盟”。前者成立于1962年,成员大部分是商业电台和电视台。
11.简述澳大利亚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梗概。
【答案】(1)1923年,澳大利亚第一座广播电台2SB 在悉尼开始播音,这是澳大利亚官办电台。第二年起,私营的商业电台陆续问世,至1930年,这些商业电台组成澳大利业商业广播电台联盟(1962年改为澳大利业商业广播联盟,1976年改为澳大利亚无线广播业者联盟)。
(2)1932年议会通过《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法》。1942年制定的《澳大利亚无线广播法》,适用于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和商业广播电台这两类广播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