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边际收益产品
【答案】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 )与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
MRP=MR·MP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2. 垄断竞争
【答案】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2)厂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二、论述题
3. 作图说明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答案】(l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即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
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有同时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以及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才能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消费者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要满足交换的最优状态。
图画出了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X 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消费者A 、消费者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等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A 的虚曲线
,等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A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 1点、P 2点、P 3点,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因为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曲线C 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 点,消费者A 、消费者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消费者A 、消费者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消费者A (或消费者B )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消费者B (或消费者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 B 进行,则到达P 3点时没有改变消费者B 的效用,而消费者A 的效用从提高到; 同理,也可以沿着进行。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图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4. 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答案】(l )环境保护问题的实质之所以存在环境保护的问题,其根本的制度原因就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外部性。
①环境污染与破坏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及破坏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及破坏者最终会使环境污染与破坏超出社会最优量,即超过环境的耐受值。
②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仅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
因此,在环境污染与破坏泛滥、环境保护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是一个必然。在环境问题上,制度安排的成败就在于有没有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当制度将这些外部性合理地内部化之后,决策单位的私人收益将等于社会收益,进而其行为必将与社会利益一致,诸如环境污染及破坏等与社会利益相悖的行为将受到控制,环境问题也将逐渐解决。
(2)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基本思路
①强化产权约束。必须明晰和强化资源的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各司其职,避免所有权主体的虚设。在资源所有权不可让渡的情况下,必须完善资源使用权的初次分配,使得资源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换,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②矫正制度,征收环境税。环境税是指对一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单位及个人按其开发、利用程度征收的一种税收。以税收的形式为环境付费,也符合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
5.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
,这个命题是否种情况的区别何在?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正确? 为什么?
【答案】(1)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二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本身发生变化(假设为该厂商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r 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递增、不变还是递减,或者是说厂商根据它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c 1一不同的工厂规模; 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所讨论的是在该厂商的生产规模己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不变及递减三种情况。
(2)“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的产量变化,属于长期的概念; 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
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属于短期的概念。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两者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扩大时,在给定技术状况下,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即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即便在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利效用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也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可能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