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二) . 15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三) . 23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四) . 34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题库(五) . 43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答案】说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因为:
(1)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
,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
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4)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
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如何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如何?
【答案】(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①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②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大约是在三、四年级;
③思维结构趋于完整,具备了一切逻辑思维形式,包括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且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辩证概念的发展优于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的发展;
④思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一般趋势是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成分和抽
象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具体到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学科、不同教材的时候,思维发展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2)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
①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过程。掌握概念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发展,对已掌握的概念不断加以充实和改造。
a. 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深刻化
小学儿童的概念水平逐渐以本质的、一般的因素为形成的基础,逐步形成深刻而精确的概念。小学儿童概念的深刻化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方面。
小学儿童概念掌握表现了阶段特征:
第一,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多,多用“具体实例”、“直观特征”掌握概念; 第二,小学中年级儿童正处在概念掌握的过渡阶段;
第三,高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少,逐渐能根据非直观的“重要属性”、“实际功用”、“种属关系”掌握概念,而且“正确定义”占极大比例。
小学儿童概念的深刻化是其思维发展的重要方面。小学儿童只有正确而深刻地掌握概念,才能顺利地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判断、推理,理解客观事物,并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丰富化
儿童入学以后,概念在日益丰富。字词概念发展和数学概念发展可以作为小学儿童概念丰富性发展的研宄的突破口。
第一,字词概念的发展
——五种水平
研宄发现,小学儿童选择不同字词概念的定义或下定义时,都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错误
的定义;概念的重复;功用性或具体形象的描述;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本质的定义。
——小学儿童的字词概念的发展
从直观特征发展到具体形象特征占相当的比重;再到初步能揭示字词概念的一般特征,并接近本质的特征;最后向揭示字词概念的本质特征、对字词概念下较完善定义的方向发展。这也反映了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同龄小学儿童对不同性质内涵与外延的字词概念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维特点:
小学儿童对不同字词概念的理解水平并不一致,这说明儿童思维活动的不平衡性;小学儿童对不同字词概念反应的差异性,既决定于字词概念本身的难度,又决定于思维对象与儿童生活经验的一致性程度;实验研宄材料的性质对思维特点的影响并不排斥年龄特征。
第二,数学概念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运算过程中,小学儿童的数学概念迅速地获得发展。有研宄者提出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发展的顺序性。儿童对大小概念的理解或产生有一个大致顺序,但这不是绝对的年龄界
线,因为同一个概念常会因出现的情境不同或研宄方法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反应水平。
——发展的不匀速性和阶段性。儿童对概念的理解和产生随年龄而増长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时快,有时慢,显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4岁时,儿童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还处于萌芽状态,到5〜6岁时发展相当迅速,到7岁时发展又相对慢一些。
——概念的逐步分化和概括化。儿童4岁时只能区分大与小,5〜6岁时概念迅速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面逐步精确化,一面又不断整合,使概念的理解逐渐达到成熟水平。
——概念的巩固与形成。儿童7岁时对大小概念的理解程度接近成人水平,到8岁时儿童已理解大小概念。
c. 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系统化
在教学的影响下,一方面,儿童所掌握的概念总是在不断充实着自己的内容,加深本质特征并舍弃非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儿童所掌握的概念,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关的。掌握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就是使掌握的概念系统化。
第一,对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研宄发现,小学儿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掌握复杂的数概念系统和运算系统。数学的系统性,逐步被小学儿童所掌握,形成思维的系统性。
第二,小学儿童思维系统化的发展,也必然地表现出组合分析的结构,即“格”的结构。小学儿童解答应用题时,他们在思维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层次和交结点,他们将原有条件重新组合分析,然后综合列式。由于这种结构的发展,才使小学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思维系统完整与全面。
小学儿童概念的深刻化、丰富化和系统化三者的发展是互相制约、彼此联系的。儿童掌握概念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应用已往丰富的概念材料去同化深刻而有系统的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某一个概念深刻性和其相近的概念的区别。通过比较、变式等方法使儿童正确地掌握某一概念的内涵,同时掌握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②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就是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推理是由一个或许多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掌握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
小学儿童的推理能力是随着儿童掌握较复杂的知识经验和语法结构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a. 直接推理
小学儿童首先掌握的是比较简单的直接推理,即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第一,有关研宄表明:
——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到五年级时为另一个阶段。四、五年级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
——儿童掌握三种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不是同步的。依次为:换位一换质一换质位。 ——以不同类型的判断为前提的直接推理成绩不同:特称判断的成绩高于全称判断的成绩,肯定判断的成绩高于否定判断的成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