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821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经济
【答案】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2. 楼面地价
【答案】楼面地价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单价
3. 土地抵押权
的土地,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拍卖价款作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4. 土地市场 【答案】土地抵押权是指土地受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移转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
【答案】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5. 生地
【答案】生地是指没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土地,如荒地、农地。
6. 房地产区位
【答案】房地产区位是指一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或者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包括位置、交通、环境景观、外部配套设施等方面。
二、简答题
7. 土地税收的功能。
【答案】土地税收的功能包括:
(1)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2)抑制土地征收;
(3)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4)引导土地利用方向;
(5)调节土地收益分配。
8.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
【答案】社会主义极差地租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它表现为地区间和单位间经济效益的某些差别,社会主义的极差地租的实体不再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特定部分的转化形式,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由土地条件优越的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利润。
9. 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
【答案】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土地金融业,可以为土地的开发、改良和建设筹措大量的、并能长期利用的资金,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2)发展土地金融业,可以促进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
(3)有利于活跃商品经济,促进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10.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包括: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2)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增加;
(3)土地投机。
三、论述题
11.试述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答案】国家对土地市场进行宏现管理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等多种手段。其中法律手段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依据,经济手段是主体,行政手段是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保证。具体说,对土地市场管理调控的手段和措施主要是:
(1)通过法制手段,调控土地市场开放的范围、规模和程度。由于我国土地市场还是刚刚开放,市场运行的条件还不完备,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差别很大。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土地市场运行的具体条件,对土地市场的开放作出明确的法律和行政规定,以调控土地市场开放的范围、规模和程度。
如在土地市场方面,考虑到企业、居民的承受能力,国家规定日前主要在东南沿海城市和内地一些大中城市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开放土地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分配实行市场机制和行政划拨“双轨制”。在“双轨制”下,国家就要有明确的法律和行政规范,即哪些土地适用市场机制(出让),哪些土地采用行政划拨手段分配,要做出明确的限定。
(2)通过制定并实施土地开发计划,调控土地市场供给量。
城市的建设发展,其土地供给,一方面靠向城郊扩展,将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 另一方面是进行旧城改造,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依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年度地开发计划,以控制城市土地,尤其是耕地每年的市场供给量。这项手段,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计划利用,
防止盲日开发引起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同时又有利于城市土地市场的均衡供给,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控制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目前实行的年度耕地占用控制指标,就是实施这项手段的一项具体措施。
(3)通过制定与实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政策调控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
根据城市的性质、土地利用现状及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细部规划,引导土地市场运行的方向,以防止土地市场自发运行导致的某些消极后果,实现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此外,通过制定并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对有利于土地优化配置的土地利用行为给予政策优惠,反之给予限制,这也会促进城市土地优化配置和优化结构的实现。
(4)通过制定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则政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来调控土地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投资增加及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的放宽,对土地的需求必然增加; 反之,必然减少。运用这一机理,就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及财政信贷政策、税收政策来调控土地市场需求的数量和结构,促进土地市场的供求平衡。此外,制定有针对性的地产的税收政策(如设立土地增值税、土地荒芜税等),可以在一定程度卜抑制土地投机和虚假需求,防止土地浪费。
(5)通过制定并实施地产价格政策,加强土地市场的价格管理,调控土地的价格水平土地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和其他市场一样,价格的涨落也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动。通过制定并实施正确的价格政策,加强价格管理(建立地产价格评估制度、灵活地采用土地出让方式等),可以促进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同时又可以防止土地价格暴涨与暴跌。
(6)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土地市场的透明度
土地市场主体行为的盲目性,往往是由于土地市场信息不灵、市场透明度小高所致。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土地市场透明度,就可以引导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克服盲目性。实现上述措施,最根本的条件是必须保证一级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
一级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首先是由我国特定的土地制度决定的。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实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只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进入市场流转。国家是城市土地的唯一所有者,唯一的市场出让主体,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成为一级土地市场的出让主体,即国家垄断了一级土地市场的出让权。当然,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主体仍然是多个,他们之间仍存在着竞争。其次,一级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也是保证地产市场正常运行,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的需要。因为只有一级土地市场的国家垄断,才能由国家统一制定并实施土地开发供应计划,防止土地盲目开发,切实保护耕地,才能由国家统一制定并实施土地利用政策、土地价格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以调控土地供求关系和土地价格水平等。
12.现阶段我国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答案】现阶段我国为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