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二) ... 6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三) . 11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四) . 15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626土地综合之土地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五) . 19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计划利用
【答案】土地计划利用是指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2. 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
【答案】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是指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形式和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
3. 租赁权
【答案】租赁权是指承租人对他人物品的占有权、利用权、收益权,没有处分权一一如再出租等(其使用权还归出租人,出租被视为行使使用权的一种方式)。
4. 区位地租
【答案】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5. 经济地租
【答案】经济地租又称理论地租,是指土地总收益扣除总成本的剩余部分,即利用土地所得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6. 土地使用制
【答案】土地使用制是指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7. 房地产的权利包括哪邺?
【答案】房地产的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所有权一一权力具有完整性、不限期性;
(2)使用权一一占有、利用、收益和部分处置权,有一定期限;
(3)地役权一一对他人土地(他人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土地)拥有的权力;
(4)抵押权一一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抵押品享有的权利;
(5)租赁权一一承租人对他人物品的占有权、利用权、收益权,没有处分权。
8. 简述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
【答案】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1)依赖大自然恩赐的渔猎阶段;
(2)利用大自然的初始阶段;
(3)较大规模和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的阶段;
(4)开发利用土地与保护耕地相结合的阶段。
9. 如何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
【答案】关于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改革与完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当前农村普通存在的土地使用经营的主体形式。
从整体来看,它适应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觉悟程度。因此,目前多数地区土地的使用经营形式不宜做过大的,调整仍以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对于家庭承包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则应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以使承包制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在经济发达、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动逐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0.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答案】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三、论述题
11.试述开征二手房交易所得税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果?
【答案】为了分析这项税收的影响,我们来看一下征税前后二手房市场供需均衡的变动情况。假设起初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0和Q0,由于这项税收向卖方征收,最初它提高了卖方的成本,使得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移动幅度正好是税收量。而由于购房者既定的收入水平、偏好等条件不变,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上,对二手房的需求量是相同的,所以,需求曲线不变。
另外由于政府一直采用“非饱和土地供应”政策,导致住宅供应短缺,二手房市场是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卖方市场,这就使得二手房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弹性都不足。表现在图形上,即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很陡峭,结果是征税后,二手房市场的均衡价格人幅度上升,均衡数量下降。
尤其是当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时,表示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税收可以主要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来转移,即使价格提高再多,购房者也不得不买。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即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变,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征税后,市场均衡价格的上涨幅度恰好等于税收比。
12.试述土地市场的机能。
【答案】现阶段中国土地市场的机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在土地无偿使用制度下,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在农村,不是按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来安排生产,而是搞“小而全”,或只顾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使用; 在城市,行政划拨,无偿使用,因而土地使用上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现象相当严重。在位置极佳的市中心地带,用地单位很多不是经济效益最高的商业企业,而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城市规划难以实现; 商业区、住宅区、行政事业办公区等零碎散乱,极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重工业生产基地不是安排在原料产地,而是设在人日密集的城市内;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此,其利益也就很难归位。在1988年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前,国家作为城市土地的所有者,基本卜没有向土地使用单位收取地租,因土地位置优越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完全由企业(使用者)得到,利益主体严重错位。这种弊端只有通过建立土地市场来解决。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宏观分配和微观流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地租能真正地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而投资土地的利益又能为使用者所得。这样,不但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而且能实现土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宏观调控
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市场的建立,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杠杆。国家通过对土地市场的干预,提高或降低某类用地的价格或租金,就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犷土地保障。比如,国家为了促进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的发展,可降低其用地价格,以此提高其生产利润,促进其扩大再生产; 倘若要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就可提高其用地价格,以减少其生产经营利润,抑制其发展。
(3)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土地市场的发展,必定加速房产市场的形成。没有土地市场,而只对住宅实行商品化经营,是不可能使房产市场正常运转的。建国以来,我们在城市建设(包括住宅建设)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但由十实行土地无偿使用方式,不但巨额投资收不回来,而且每年还得支付大笔维修费,使得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十分匾乏。同时,随着城市扩大,人口增长,住房困难户越来越多,城市用地也日趋紧张,使房地产业处于恶性循环中。而土地市场的开辟,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就可使国家收回投资,并提供大量的城市建设资金促进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为此,就得建立各种市场,如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自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