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微格教学
【答案】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2. 教学设计
【答案】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己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3. CSCL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4. Instructional design
【答案】中文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二、简答题
5. 支架式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案】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
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①自主学习能力;
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6. 请谈谈教育技术评价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根据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教育技术领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它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子范畴来实现教育评价的功能:
(1)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是教学开发和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前端步骤,主要是使用信息搜集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2)标准参照测量
标准参照测量是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标准参照测量也称内容参照测量、目标参照测量或范畴参照测量,有时是测验。
(3)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①形成性评价
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②总结性评价
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总结性评价与分等鉴定、做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做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
③二者的区别
a.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职能不同;
b.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不同;
c.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
d.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小同。
7. 简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
【答案】多媒体网络教室又称网络机房或网络教室,是目前国内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网络教学系统。它集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演示室等功能于一体,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若干台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关的网络设备互联成小型的教学网络,为提高教学质量、建构协作化学习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它的功能如下:
(1)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可以将来自网络服务器和教师机硬盘或光盘中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传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 也可以将教师机或任一学生机的屏幕内容传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 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终端将操作示范发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 可实现全动态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实时同步发送。
(2)分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3)监听监视。教师可以循环方式自动轮流监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可以调回仃一个学生的屏幕内容进行监视。
(4)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方式与教师联系,进行实时交互式的教学。
(5)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脱机状态进行单独学习,也可以自己调用文件服务器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6)语言辅导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耳机/话筒通话。教师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接受学生的意见或问题,进行语言指导。
(7)网上学习。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相连,并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学生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
(8)资源共享。可提供文件服务器、打印、传真等多种设备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
(9)进行教学测试和信息反馈分析。学生可以自己调用网络服务器
8. 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的内容,及其在教学媒体选择上的意义。
【答案】(1)主要内容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沦,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间接方式得来的。各种经验,大致可根据他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抽象、观察和做的经验)、十个层次。
①做的层次,包括:
a.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b. 设计的经验
c. 演戏的经验
②观察的经验,包括:
a. 观摩示范
b. 野外旅行
c. 参观展览
d. 电视和电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