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微格教学

【答案】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2. 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3. 量规

【答案】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日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准确度高、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任务是以非客观性的方式呈现,量规的应用也就日渐得到重视。

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4. 超媒体

【答案】超媒体是超级媒体的简称。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超媒体,,开创了“整合资源”的新模式,是新媒体意识与新商业思维的有机聚合。

二、简答题

5.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请画出框图说明。

【答案】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如下图:

6. 试论述不同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和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1)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答案】国内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都曾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进行过探讨,但研究最有系统

以美国布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教育目标的分类做了系统研究。他们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等三大领域,又按层次将各个领域分成若干亚领域。在三个领域中,布卢姆本人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

①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根据布卢姆的分类,包括以下六个层次:

a. 知道:知道是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的回忆。知道是认知目标中最低层次的能力,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b. 领会:领会是指理解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想测量是否对知识材料产生了领会,可以借助转换、解释、推断三种形式。转换就是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解释就是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 推断就是预测发展的趋势。

c. 运用:这是指将所学到的规则、方法、步骤、原理、原则和概念等运用到新情境的能力。运用的能力要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

d. 分析:分析是指把复杂的知识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e. 综合:综合是指将所学到的片断概念或知识、原理、原则与事实等整合成新的知识整体的能力。

f. 评价:这是认知目标中最高层次的能力,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依据某项标准做出价值判断。

②情感领域目标分类

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等人于1964年出版了情感教育目标分类专著。他认为,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a. 接受:这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它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

才能产生注意,最后才选择所要注意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愿意接受。

b. 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亦即积极地参与反应。如果学生对某学科表示有兴趣学习,即为反应的层次。

c. 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积极的态度和重视其价值。“态度”和“欣赏”即为此层次的行为。

d. 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

e. 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个人就依其信念行事。 ③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1972年,美国教育学者辛普逊(E.J.Simpson)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辛普逊将技能领域目标分为下述六类:

a. 知觉:包括感官刺激、线索的选择、转换等三部分,借以了解物体、性质和关系。

b. 准备状态:包括心理、身体和情绪三个方面,目的是为某一动作做准备。

c. 引导的反应:指在别人指导下所表现出的明显动作,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d. 机械练习:指反复练习所学的动作,由熟练而养成习惯。

e. 复杂的反应:指个人能够表现出复杂的动作和行为。

f. 创作:指创作出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以下五种学习结果:

①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加涅把所获得的言语信息区分为“事实”、“名称”、“原则”和“概括”。学习者学习或保持大量的言语信息,有助于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等的学习。

②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这里的符号包括字母、数字、单词等等。加涅把智力技能细分为几个小类:

a. 辨别:是对一个或几个物理量不同的刺激物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它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辨别既可能是简单的辨别,也可能是多重的辨别。

b. 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按其抽象水平又可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c. 规则:是揭示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言语表述。它可以是一个定律、一条原理或一套已确定的程序。

d. 高级规则:又称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产物,它由一些简单规则所组成的复杂规则,适合于解决不同内容的问题或是更复杂的问题。

这些小类是相互联系的,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以较简单技能的学习为前提条件,每一类智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