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630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 )是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所持的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或状态。
A. 品德
B. 态度定势
C. 移情
D. 良知
【答案】B
2. 根据效度的分类,下面不是效度的类型的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实证效度
D. 假象效度
【答案】D
【解析】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也就是测验所选的项目是否符合所要测量的东西; 构想效度指测验对某种理论的符合程度,目的在于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测验的结果加以解释及探讨。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指测验对处于特定的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程度。没有假象效度。因此,答案为D 。
3. 旨在把握学习材料的纲目、要点及其内在联系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与标题策略
D. 列提纲策略
【答案】D
4. 阿特金森认为,在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相等的情况下,无论期望概率大小,成就动机总为( )。
A.0
B.0.5
C.0.84
D.1
【答案】A
5.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 作出分析
B. 作出判断
C. 进行评估
D. 作出决策
【答案】D
6. 规则是用( )来表达的。
A. 语言
B. 词和同组
C. 言语命题或句子
D. 生产式
【答案】A
7.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
A. 能力归因
B. 努力归因
C. 运气归因
D. 任务难度归因
【答案】B
8.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 迷失方向
B. 错用方法
C. 措手不及
D. 产生焦虑
【答案】A
9. 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的方法叫( )。
A. 定期观察法
B. 长期观察法
C. 全部观察法
D. 重点观察法
【答案】A
。 )
10.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A. 人本主义取向
B. 科学主义取向
C 解释主义取向
D. 历史主义取向
【答案】B
【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己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实验教育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可见,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都是追求用科学、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
二、简答题
11.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答案】(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
,启发学生的思维; 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教学的目的任务; 创设“问题情境”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 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12.请简要谈谈学习理论与人性观的关系。
【答案】学习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学习问题,并提出了各种学习理论。但是,早期的学习观点长期附属于哲学,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因此这些理论往往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辩色彩,还缺乏足够的科学实验依据。人们对学习的看法常常与其对人性的理解直接相关。
①人性观,通常包括人性的善恶和人性的获得两个方面。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有人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善良的; 有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邪恶的; 也有人主张中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善也不恶。在人性的获得问题上,有人主张内发论(理性主义者),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个体对环境事物认识后的主动选择; 有人主张外烁论(经验主义者),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个体受环境条件支配而被动形成的; 也有人主张互动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出现了性善内发论、性恶内发论、中性内发论、中性外烁论、中性互动论等五种典型的人性观。
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以上五种典型的人性观分别与学习心理学历史上的自然展开说和人本学习论、官能训练说、理念回忆说和认知学习论、统觉形成说和联结学习论、联结一认知学习论和建构学习论相对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