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之新闻理论新编强化班模拟试题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出版自由
【答案】新闻出版自由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简称“新闻自由’夕, 包括采访自由、传递和报道自由、出版发行自由和批评自由。最早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17世纪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 1789年法国制定《人权宣言》,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言论出版自由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
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二战后, 美国学者和报人提出社会责任理论, 即立足于新闻自由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基础上, 坚持享有新闻自由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 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 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出版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2.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Y(原因), 都以W 开头, 所以, 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
3. 模式示范论
【答案】模式示范理论认为, 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受众与媒介内容的接触, 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对象, 可以从中学得一系列行为方式, 这些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人们处理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永久性方式之一部分。也就是说, 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4. 新闻的过程形态
【答案】新闻的过程形态是指在具体的新闻传播过程中考察新闻形态的演变, 即从新闻的本源开始
到新闻的收受结束, 看在一个传播周期中新闻有无形态的变化, 如果有, 变化是什么。
5. 民生新闻
【答案】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 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由此推及, 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比起社会新闻, 在关注民众上民生新闻更进一步。此类题材忌讳虚假材料, 真实的画面, 文字, 才能真正体现“民生”。
6. 新闻选择
【答案】新闻选择是指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遴选, 择定其中能够和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新闻选择通常表现为对稿件的选择, 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 二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 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新闻选择包括三种类型:①内迫性选择。即使媒介得到的新闻都是值得发表的, 在篇幅超负载的情形下, “把关人”也只能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 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②需要性选择。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③外迫性选择。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 这种受外来因素的限制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 就是外迫性选择。
二、简答题
7. 简述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的作用。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媒介, 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的一部分。它的地位亦是由它在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所决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C1)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传布信息和舆论先导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经济信息服务。
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舆论阵地。
(2)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创造和提供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①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②宣传和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宣传和报道广大人民群众为落实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伟大社会实践。
③宣传和报道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④宣传和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作好舆论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