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727管理学综合(含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渐进决策模型

【答案】渐进决策模型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是指把政策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它是在对理性模型质疑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内涵主要包括:

(1)渐进模型实际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决策者不必过多地分析与评估新的备选方案,只着意于现存政策的修改和补充;

(3)渐进主义着意于目标与备选方案之间相互协调,使问题较易处理,而并不关心基础的变革;

(4)渐进主义在面对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时,只着重减少现行政策的缺陷,不注重目标的重新改进,也不注重手段和方案的重新选择。

渐进决策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描述了公共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但是渐进决策模型也存在一些内在的缺陷,批评者对于其过于保守的倾向与适用性等方面提出了质疑。

2. 非官方参与者

【答案】非官方参与者是指除官方决策者之外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其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3. 一般环境

【答案】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

4. 诺斯悖论

【答案】诺斯在1981年提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诺斯悖论”描述了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

另外,由于存在着投票的悖论、理性的无知,加之政治市场的竞争更不充分和交易的对象更难以考核等因素,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结果,政府作用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停滞。

5. 外部效应

【答案】外部效应是指存在于市场之外而不受市场机制调节的活动或影响。如果发生在市场之内的某种活动,其影响范围超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即这种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在市场之内,但其延伸部分扩展到了不存在市场的地方,那么,这种市场之内的活动在小存在市场的地方所造成的影响就属于外部效应。具体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为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6. 价值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指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往往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越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行动导向。离开了导向,就失去了政策存在的意义。

7. 决策论

【答案】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8. 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

【答案】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认为以下四项主要因素的互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执行状况:①沟通。政策内容及执行方法如果能清晰地传达给政策执行人员,则能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促进政策执行的成功。②资源。充分的资源供给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之

一。大致来看,政策执行所涉及的资源包含四项:人员、信息、设备和权威。③执行者偏好。政策执行人员通常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他们对政策的态度将极大地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④官僚组织结构。包括标准作业程序和执行权责分散化两个部分。

二、简答题

9. 信息管理在公共管理中有何重要作用?

【答案】成功的信息管理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是绝对需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信息管理在公共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进公共部门的决策能力

只有使信息及时准确的得到处理并传输给决策者,决策者才有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管理可以实现对信息迅速高效的处理。更快的速度意味着在给定的时间里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探求更多决策选择方案,从而更快地得到一个给定选择的方案,从而使管理者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工作,或者以更少的时间完成相同的工作。

(2)增强公共部门的应对能力

及时有效的信息管理便于公共部门对于社会中潜在的问题提前预防,及时对突发情况作出反应,及时处理危机,避免更大的损失,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3)保证公共管理的稳定性

通过信息管理的回馈系统,公共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公共管理活动的失误和问题,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变差,确保政府活动的方向,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确保管理的稳定性。

(4)节省公共管理活动的成本信息管理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技术能够高效率地处理大量信息,将政府中各个次级系统的资料加以集中管理,通过共同的资料流程达到经济、迅速、有效使用信息的目的,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政府开支。

10.简述维持和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困境。

【答案】公共部门权力的增长,一方面无疑会增强政府的权能,运用恰当的话,可以造福于民众。但在另一方面若这些特性发展过度,那又会造成政府的擅权跋启,严重危害到民主政治的前途。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授予政府多少权力,必须课以相等的责任。

维持和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1)专业知识与信息。公共管理者在其专业领域可谓是一个专家,外人无法挑战其专业性,也没有办法用间接的方法揣摩其决策或行动。另外,公共管理者掌握着一般人无法获知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通常是决策的重要基础。由于公共管理者有特殊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所以他们比监督者更有优势,可以躲避来自监督者的监督。

(2)专职地位的优势。绝大部分公共管理者都是全职的,而外部监督者无法全身心地观察与掌握他们所做的一切。

(3)人事制度的保护性质。许多国家对公务员的工作都采取极大的保障,虽然对公务员的惩诫和开除是有可能的,但是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些情节轻微的贪污受贿行为可能倾向于不惩罚,一般的违法行为也往往不了了之。

(4)反制法则。反制法则是指决策者或高级官员越是致力于控制下级的行为,部属就越致力于付出更大的心力去规避或反制这些控制。

(5)协调问题。权力分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责任。但立法、司法、行政三部门有各自的职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