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822中外音乐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F. 库泊兰
,生前在凡尔赛宫任【答案】17~19世纪法国键盘乐音乐世家中最著名者,世称“大库泊兰”
皇家答:管风琴师,创作了键盘乐曲、器乐重奏及教堂声乐。他的200多首羽管键琴曲组合成27
,他还写作了最早的套组曲,技巧娴熟、精致动人,部分有引人人胜的标题,如“恋爱中的夜莺”
论述演奏法的理论书《羽管键琴演奏艺术》。
2. 乐剧
【答案】德国作曲家瓦格纳革新后的歌剧种类。他认为这种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统一体,体现了“整体艺术”的观念。他主张“乐剧”取材于神话,音乐连续发展,以“主导动机”贯穿发
,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反映出乐剧的全部观念。 展音乐主题,人声演唱近似“诵唱”
3.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答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交响曲,受帕格尼尼之托写作,作品描写了贵族青年哈罗尔德游历的经历与感受,融人了作曲家本人漫游阿布鲁奇山的回忆。全曲四个乐章,由中提琴独奏的反复主题代表哈罗德尔的“固定乐思”。
4. 创意曲
【答案】充满想象力的原创性乐曲,通常指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钢琴小曲,根据某一主题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16世纪法国作曲雅内坎最早使用“创意曲”一词称呼他的法语世
,包含15首二声部俗单声部尚松,1723年巴赫将为其长子写作的小型复调乐曲命名为“创意曲”
和15首三声部的对位乐曲,是该体裁的典范作品。
5. 古诺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创作集中在歌剧和宗教音乐领域,代表作有歌剧《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还作有弥撒曲、清唱剧和安魂曲。
6. 荷马史诗
【答案】《荷马史诗》是形成于约公元前8世纪的两部大型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相传由盲诗人荷马记载编纂而成。 赛》
《荷马史诗》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取材精要,叙述生动,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一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写作,节奏感强烈,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进行口头传播。
二、简答题
7. 简述瓦格纳及其成就。
【答案】瓦格纳一一浪漫主义歌剧的改革者、乐剧的倡导者:
,德国作曲家、剧作家、指挥(1)生平简述:瓦格纳(Wagner , Wihelim Richard , 1813~1883)
家、哲学家。在德国音乐界,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同时,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几乎找不到像瓦格纳那样,在世界观、创作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的音乐家。
(2)主要作品:他创作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等,另外还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
(3)艺术成就:
①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Musikdrama )。
②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③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
,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将乐队当作“巨型吉他”
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下具。
④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8. 简述凯奇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约翰·凯奇(John Cage , 1912~1992),美国作曲家、钢琴家。他是个孜孜不倦的试验家和不遵守音乐规律的人,从印度音乐、禅宗哲学以及中国《易经》中吸取养分,对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和无声音乐进行了探索。
(2)代表作品
钢琴音乐《冬天的音乐》(1至20名演奏者),机遇音乐《变化音乐》,无声音乐《4分33秒》《0'00'' 》(任何人用任何方式演奏)等。
(3)艺术成就:
①倡导偶然音乐,创作了《4分33秒》《0'00'' 》等著名作品。在限定时间、寂静无声的演出过程中,来自观众的任何一种声音都成为音乐的一部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演绎音乐。该作品反映了他的艺术理念:生活就是音乐,音乐就是生活。
②他的音乐改变了演奏者的作用。在传统音乐中,演奏者在不改变音符的情况下精确地演绎作曲家的作品; 而在偶然音乐中,演奏家在演出时还要参与创作,担负起作曲家的一部分下作。
【答案】
9. 简述贝尔格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贝尔格(A.Berg , 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一战时从军,战后创作了著名歌剧《沃采克》;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演,从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的一生作品不多,但成就突出,和老师勋伯格一样,其创作经历了由晚期浪漫主义向无调性音乐,继而向十二音音乐风格的转变。
(2)代表作品:
歌剧:《沃采克》《露露》(未完成)。
管弦乐:《抒情组曲》《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
(3)艺术成就:
①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②歌剧《沃切克》《露露》以及以安魂曲形式悼念曼侬之死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十二音音乐的经典作品,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作。其中《沃采克》结合运用古典结构和无调性手法,获得与调性音乐同样的撼人效果,创造了当时大型严肃歌剧上演次数的最高纪录,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
③他的十二音音乐常常显示出与传统音乐的一些因素相结合的特点,和传统音乐一样易于理解,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他是十二音音乐作曲家中最受公众赞誉的一位,其作品《抒情组曲》亦是十二音音乐的典范之作。
10.简述戴留斯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生平简介:
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Delius , 1862~1934), 英国作曲家。他生于英国,从二十二岁开始居住在国外。
(2)代表作品:
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海的漂流》《告别之歌》《生之弥撒》,管弦乐《布里格集市》《孟春初闻杜鹃啼》《河上夏夜》,交响诗《夏日庭院》等。
(3)艺术成就:
①创作受法国音乐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的音乐有相似之处,作品多描述自然景色,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②音乐中常用全音音阶以及紧张变化、平行的和声进行,配器色彩纯净透明,音响丰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