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主张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反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赫胃黎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斯宾塞教育思想的了解和对其他占典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的熟悉程度。这道题也算是比较简单的。19世纪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兵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批判洛克的“绅士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强调科学知识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在斯宾塞看来,教育目的就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要求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为“实在的,完满的生活”作准备。
2. 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A. 约翰·杜威
B. 本杰明·富兰克林
C. 贺拉斯·曼
D. 亨利·巴纳德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美国近代教育家的考查。19世纪美国杰出教育家贺拉斯·曼在马萨诸塞州创建了州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税制,推动了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为其他州公立学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典范,贺拉斯·曼本人也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约翰·杜威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51年在费城首创文实中学。亨利·巴纳德虽参与领导了19世纪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但未获“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称号。
3. 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
A. 文雅教育
B. 文体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军体教育
【答案】D
【解析】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4. (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A. 太学
B. 鸿都门学
C. 四姓小侯学
D. 蒙学
【答案】B
5. 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
A. 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B. 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 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D. 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答案】D
【解析】1885年,日本进行官制改革,成立了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颁布了各种教育法令,统称为《学校令》,其中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小学校令》。《中学校令》颁布于1886年4月,规定中学是为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基础教育,分为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两类。前者修业5年,由各府、县设置,归各府、县管辖; 后者修业2年,归文部大臣管理。高等中学分科,设有法科、医科、工科、文科、理科、农科和商科等,属于大学预科性质。
6.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 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
A. 人才培养功能
B. 科学研究功能
C. 社会服务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7. 在中国设立的第一所西式学校是( )
A. 马礼逊学堂
B. 徐汇公学
C. 崇信义塾
D. 格致书院
【答案】A
8. 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
A.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 《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
C. 《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D. 《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杳了对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重要举措的掌握程度。近代,帝国主义通过教会学校对华文化侵略进一步加深、加剧,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教育是拯救中国的手段,所以,对中国的教育主权不断的重视。起因于教会学校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许多学生退学表示抗议,得到很多人支持。运动不断扩大。其中,中华教育社与1924年7月召开的年会上讨论了余家菊提议的《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同一年10月召开的年会上通过了《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取缔外国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两个议案。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文件。
9. 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内控型与外控型
D. 分析型与综合型
【答案】C
【解析】认知力式也称认知类型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认知差异的不同类型:依据人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依据认知速度的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依据学生信息加工的深度分为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依据认知策略选择的不同分为分析型与综合型。
10.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学法是( )
A. 德克乐利教学法
B. 蒙台梭利教学法
C. 设计教学法
D. 五段教学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