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 能力

B. 技能

C. 兴趣

D. 刺激—反应联结

【答案】D

2. 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A.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B

3. 强凋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理论是( )。

A. 格式塔的顿悟说

B. 认知发现理论

C. 认知同化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D

4. 学习目标的高低、大小,往往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呈( )。

A. 零相关

B. 负相关

C. 积差相关

D. 正相关

【答案】D

5.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 )理论。

A. 接受学习理论

B. 无意义学习理论

C. 发现学习理论

D. 有意义学习理论

【答案】D

6.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过程

C. 教学事项

D. 教学方法

【答案】C

7. 概念是用某种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 )的观念。

A. 某种事物或其特性

B. 肯定实例

C. 一类事物或其特性

D. 否定实例

【答案】C

8. 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是(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行为规范的学习

D. 认知策略的学习

【答案】A

9. 根据效度的分类,下面不是效度的类型的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实证效度

D. 假象效度

【答案】D

【解析】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也就是测验所选的项目是否符合所要测量的东西; 构想效度指测验对某种理论的符合程度,目的在于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测验的结果加以解释及探讨。实证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指测验对处于特定的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程度。没有假象效度。因此,答案为D 。

10.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考点】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

【答案】B

【解析】此题是对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考查。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旱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惩罚与负惩罚的目的都是降低反应发生的概论,但正惩罚是通过呈现消极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惩罚则是通过中止积极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认真完成作业”是希望提高发生概率的行为,而“避免父母的斥责”则是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

二、简答题

11.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实际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答案】(1)托尔曼认知—目的说的主要内容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是建立在他及其同事进行的大量白鼠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内容是:

①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即总是设法获得某些事物和避免某些事物。期待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指个体根据己有经验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托尔曼认为,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期待,完全是认知性的。

②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托尔曼认为,有机体在到达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个体只有认知这些环境条件,才能克服困难,到达目的。这种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到达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行为不是对一种刺激的反应,而是对某种刺激模式的认知。有机体学习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应,而是学习到达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2)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①托尔曼的期待和认知地图是学习理论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个体只有在对未来的学习目标产生期待时,才有可能发生实际的学习行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使其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产生一种积极的期待,而不是“单刀直入主题”。

②认知地图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结构,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