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871新闻与传播实务之广告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广告主题理论与实践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案】广告主题理论与实践发展了如下几个阶段:
(1)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这一理论强调商品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简便易行,因而在当时的广告界引起了强烈反响。M&M'、奶油巧克力的广告口号“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经典地诊释了USP 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在以产品观念为核心的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而某些差异对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 因此这种理论在目前有着比较大的局限性。
(2)品牌形象理论(Brand Image)
这是由大卫·奥格威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来的。这一时期是从产品观念向市场营销观念转变的时期,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任何一种商品的畅销都会很快导致大量企业蜂拥到同一市场,模仿使“独特”再难持久。个企业要想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生存和发展,仅靠自己的商品特点己远远不够。品牌形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是为塑造品牌服务; 每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印象的长期投资; 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的提高,产品中的差异性缩小,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附加值和心理感受。在这一理论基础上,CI 或CIS 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独特的销售主张与品牌形象理论的共同点是:确定广告主题基本上是从商品或企业本身出发,即从我出发,从里向外考虑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置消费者于不顾而以自我为中心确定广告主题的方法,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性和局限性。
(3)定位理论(Positioning )
该理论的核心是定位并不涉及改变产品或企业本身,它只是涉及建立或改变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即“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但由于实践的局限,当时的定位理论缺乏动态视角与发展的观点。《新定位》作者之一杰克. 特劳特认为:市场逐渐成熟后,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构思新的定位,就会陷入困境。定位理论的提出意味着广告主题应当建立在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上,而不是商品之间的差异研究上。
以上三种确定广告主题的理论体现了一种渐进的发展趋势,但并非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后者在吸收和兼容以前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市场经济和营销理论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2. 消费者对广告业的监督表现在哪里?
【答案】消费者对广告业的监督表现在:
(1)广告社会监督主要通过广大消费者自发成立的消费者组织,依照国家广告管理的法律、
法规对广告进行日常监督,对违法广告和虚假广告向政府广告管理机关进行举报与投诉,并向政府立法机关提出立法请求与建议。其目的在于制止或限制虚假、违法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以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确保广告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2)每一位能够接触到广告的社会成员,都有权对广告进行监督。广告中任何违法、虚假的成分都逃脱小了广告受众“雪亮”的眼睛。广告受众这种对广告的全方位监督,构成了广告社会监督的第一个层次,它是广告社会监督的基础。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如此庞大的广告社会监督队伍,以及他们对广告的自觉监督,那么,仅凭数量有限的各级消费者协会,无论其怎样努力工作,都无法完成对纷繁复杂、数量众多的广告的监督。正因为有广告受众对广告全方位监督这样坚实的基础,广告社会监督才得以顺利进行。
3. 如何理解现代广告的概念?
【答案】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广告的广义概念是与信息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维持与促进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大众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和手段。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与非经济广告。狭义的广告特指商业广告(经济广告)。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各社会团体的公告、启事、声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等。
(2)不同于普通消费大众的判断标准,广告研究者提出了他们的广告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活中广告形态的发展变化,是研究广告、学习广告、从事广告职业的基本出发点。
①所有的广告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向受众传播一种特定的信息,这种信息是经过某种艺术处理过的信息。所以,“传播信息”应是所有广告共有的一个本质特征。
②广告不仅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企业实现利润的营销手段之一,又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它具有告知、诱导、教育、协调、娱乐等功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广告是一种集说服性、高监控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征于一体的公开、有偿的信息传播活动。
(3)因此,通过对广告性质特征的分析,借鉴传播学和营销学等学科对广告定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现代广告的概念:
现代广告即是指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4)这个定义是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基础,从广义广告的角度进行的概括。它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涵,反映出现代广告的四大主要特征,从而概括了广义的广告内容:
①强调了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以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传播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广告必须有明确的广告主或称广告客户,它是广告行为的主体,是广告行为的法律负责人。
这是广告与新闻等其他信息传播活动的不同之处。②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作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的、带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的信息传播活动。
③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现代广告是非个人的传播行为,一定要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才能向非特定的目标受众广泛传达信息。这决定了它是一种公开而非秘密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就决定了传播者必须置身于公众和社会的公开监督之下。
④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改变或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观念指的是思想、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行为则包括了商品、服务、生活等消费形态方面的信息。
4. 作为传播活动的广告,制造者和接受者如何相互作用?
【答案】(1)广告作为一种交流活动,与传播密切相关。因而,要想全面了解广告,就必须首先了解一般的交流活动以及特定的大众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一种通过媒介(诸如广播、杂志、电视或网络)而非面对面的方式实施传播的传播活动。广告也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之一。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虽然有许多模式都非常有价值,但我们只选用了一种现代大众媒介传播模式。这是因为这种模式就是将大众传播表现为一种个人之间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它有两个主要部分,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半独立的活动:制造和接受。
(3)制造者的讯息和接受者的意图在传播活动中同时起作用,协调沟通就是理解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位消费者来说,讯息都是对社会的反映,不是与世隔绝的某个个人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对他所了解的讯息制造者、其他接受者以及商品、服务和讯息赖以生存的社会作出的必然反应。
(4)当然,无可否认,所有这些理解活动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着,没有经过多少思考。然而,人们毕竟对广告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们对广告的理解水平可能很浅(仅仅保留在认知水平上),也可能很深(对广告进行深入、细致的处理),但无论怎样,肯定有所理解,尽管这个理解的过程迅速又不易察觉。作为消费文化中的一员,消费者个人从小的时候起就学会了识别广告,并能作出非常成熟的理解。
5. 什么是消费者行为,什么是6W+60理论,它们在营销与广告中有一何作用和意义?
【答案】(1)消费者行为的定义:
从理论上讲,消费者为满足其需要必须去选择、获取、使用或处置某种产品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总称为消费者行为。美国营销协会对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是:人类在进行生活中各方面的交换时,表现出来的情感、认知、行为和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消费者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
②消费者行为是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③消费者行为是一个过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