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资本市场为实体交易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信息资源的支持。而在资本市场上会计盈余永远是重要而又敏感的风向标。于是它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往往成为各利益相关人关注的焦点。最近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乐此不疲的行为,除了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为诱惑之外,也暗示了很多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治理和约束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成熟的经济博弈理论对盈余管理的经济含义和博弈特征、长期存在的条件,以及其产生的背后的动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经济博弈理论对盈余管理问题的完美解释,说明了盈余管理行为实质上即是经济博弈行为在会计信息操纵方面的再现。为经济博弈理论在盈余管理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前提。其次,对盈余管理问题中主要利益相关人,包括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各方的行为特征和行为约束进行分析,以及对行为约束在现实中的失效情况的揭示和说明。为博弈模型的构造提供现实的依据。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上市公司和独立审计机构的两方静态博弈模型;而后,又引入另一利益相关人—政府监管部门,构造了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三方静态博弈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求解,理清各因子和模型解之间的关系后。再对隐藏在这些因子后面的、影响模型均衡解的市场中的约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了很多制度安排上面的欠缺和不足。最终提出了涉及到企业内控、审计监督、证监会监管效率、乃至法律层面上的一些有启示性的结论和治理建议。文中借助对经典案例的研究和讨论,丰富了对模型所描述的现实制度安排的理解,包括制度安排的现状究竟如何,为什么这些约束机制没有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帮助了文章最终结论的顺利导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