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质量控制的目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 检测分析过程的误差。 防止得出不可靠的结果。 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 保证检测的特异性。
手部创伤出血最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是() 钳夹血管。 缝扎止血。 以气压止血带止血。 较大血管必须结扎。 局部包扎加压止血。
某检测人员操作的ELISA试验,阳性对照的OD值0.412,阴性对照的OD值0.103,你估计这次检测正常吗?应该怎样处理()。 正常,可以报告结果。 阳性对照OD值偏低,但阴性对照正常,可以报告结果。 肯定不能接受,重做。 照说明书试验成立的条件,如不成立,重做。 阴性阳性值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可以报告。
男性,20岁。骑车被撞倒,右肩着地。X线检查:右锁骨中1/3骨折,断端移位明显。患者就诊期间始终保持着头向右侧偏斜,左手掌支托着右肘部的位置。其主要原因为() 骨折合并右颈肩部软组织扭伤,采取的强迫体位。 骨折合并右臂丛神经损伤,右上肢肌力减退。 骨折合并右锁骨下血管损伤,该体位可减少上肢缺血情况。 该体位可暂时制动,减少骨折端出血。 该体位可放松肌肉和减轻上肢重力牵引,减少骨折端的疼痛。
男性,27岁。肱骨骨折术后2个月出现桡神经损伤表现,考虑为局部瘢痕形成压迫,欲行神经松解术。手术时关于止血带的应用,正确的是() 因神经受压后已存在血运不良,禁用止血带。 神经受压已有一段时间,对缺血有一定耐受力,止血带时间可较平时延长20~30分钟。 为获得清晰视野可使用止血带,但因神经受压后已存在血运不良,止血带时间需减半。 应用止血带时间首次不超过1小时,松10分钟再用,每次不超过40分钟。 以上都不是。
男性,20岁。外伤致尺骨上1/3骨折并桡骨头脱位。检查发现患侧手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由此判断该患者合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