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答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因此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就需要允许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和不够高的状况是分配方式呈现多样性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动员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唯一的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不同的一种分配方式。它基本要求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而分配社会财富。一般地说,投入资本得到利润,投入土地得到地租,投人劳动得到工资,投入资金得到利息。
2. 从改革和开放的实际出发,试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及其意义。
【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于中国国隋进行的伟大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体现在制度上,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同答犷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形成,是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深刻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引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成为引领我们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伟大旗帜。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上,为什么资本必须积累? 请阐述有哪些因素影响单个资本的积累,为什么?
【答案】(1)资本积累的原因
①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②实现价值增殖是资本的本质要求,它是决定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③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在市场上运营的资本扩大自身规模,以便提高其竞争力; 这种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变为内在的资本积累的动力。
(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越高,利润量越大,资本积累量也越多。
②预付资本的多少。在利润率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多,利润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其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等,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 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提高,使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内的产品的社会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使这些产品的价格得以下降,同量的资本积累额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投入生产中的全部资本,所费资本是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二者差额的产生是由于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态的资本需要全部投入生产过程,但其使用价值是在较长期、多次的生产过程发挥作用,因而其价值也按照使用价值的消耗程度逐次分批转移到产品中; 即生产中所用的是全部资本,而所耗费的只是被转移的那部分价值。
⑤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即利润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比重的高低影响着资本积累的绝对量的大小。
4.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看法。
【答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依靠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己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需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实施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意义
从全球背景来看,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新时期,世界范围内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主动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创新驱动发展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国家的迫切需要。
(2)实施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