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2.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3. 惯用语
【答案】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含义简明生动形象,通俗有趣,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比如“走过场”“敲边鼓”“放空炮”等。
4.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5. 主谓谓语句
【答案】主谓谓语句是指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从全句的主语(称为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的主语(称为小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以及其间的关系等方面来看,主谓谓语句大体有五种类型:①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②大主语
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③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④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⑤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
6.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7. 偏旁
【答案】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偏旁由笔画构成,一个偏旁由一个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如“位、
,,,都是偏住、俭、停”中的“亻”“国、固、圈、围”中的“口”“偏、翩、篇、匾”中的“扁”
旁。
二、简答题
8. 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案】语言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1)语音与意义的对应关系
,①同样一个意义,如“书”在不同的语言或者方言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英语中是“book" ,
汉语中是"shu" ,所以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②在同一种语言中,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bi é这个音节在“别去、区别、别离、别针”等词语中所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如“头t óu ”和“脑袋n ǎodai ”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称。如果有人不顾社会的约定俗成,擅自改动
,那么别人就听不懂他的话,也就词语的语音形式或任意赋予某一语音形式以不同的内容(意义)
无法达到同别人交际的目的。
(2)语音的系统性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司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属性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音,在语言中可能认为是相同的音,如汉语塞音中的不送气塞音(b )与送气塞音(p )分属两个不同的语音单位,"ba (爸)”中的“b ”与“pa (怕)”中的“p ”不同。英语塞音中的不送气音和送气音却算是同一语音单位。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不一样。
9. 试给下面的①②③出句(上联)按正对、反对、串对分别填出相应的对句(下联)。
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③江山添秀色
【答案】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正对)
无粮要粮无钱要钱(反对)
捕鸟得鸟捕鱼得鱼(串对)
②乐观者从灾难中看到希望
开拓者从挫折中看到光明(正对)
悲观者从幸运中看到失望(反对)
革命者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串对)
③江山添秀色天地沐春晖(正对)
风雨送阳春(反对)
人民庆长春(串对)
10.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专有名词的词义也有概括性吗?
【答案】(1)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义项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2)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如“鲁迅”概括了各个时期的鲁迅,青年鲁迅、中年鲁迅、老年鲁迅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性别、籍贯、民族等,所以即使是专有名词也是有概括性的。
11.“台上坐着主席团”、“台上唱着戏”、“台上摆着酒席”三个结构的语法意义相同吗? 请运用相关的理论方法加以分析。
【答案】(1)三句话语法意义一致
三句话语法结构的格式都相同,但语义特征不同。语法范畴中的语义特征指的是某一关键字所特带有的特征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中的语义特征。
(2)用变换分析法对题干中的三个语法结构进行分析
①可以将“台上坐着主席团”变换为“主席团坐在台上”,而“台上唱着戏”这样变换不成立。将“台上唱着戏”变换为“台上正在唱戏”,而“台上坐着主席团”这样变换不成立。“台上摆着酒席”既可以变换为“酒席摆在台上”,又可以变成“台上正在摆酒席”。
②由此可以得出“动词+着”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a. “坐”:表示静止状态的持续;
b. “唱”:表示动态的动作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