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北大学文法学院617管理学基础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答案】MBO 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目标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全体人员能够亲自参加制定目标,并且围绕工作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工作中实施“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是结合形势和市场的需求及企业自身的条件,分别制定出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和各部门以至个人的工作目标,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的口标体系,从而把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和企业的总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然后以目标作为授权和分配资源的依据,促使每个部门和职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的全面完成各自目标所规定的任务。目标管理包括四个要素:确定目标、参与决策、明确期限和绩效反馈。
2. 信息
【答案】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但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信息的生成过程如图所示。
图 从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信息具有如下特征:
(1)价值的不确定性;
(2)内容的可干扰性;
(3)形式和内容的更替性。
3. 预算控制
【答案】预算控制是指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有效的约束,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
过程中,对经营资源能够充分地利用的过程。预算控制必须借助基本的技术要素,才能发挥控制作用,产生控制效应。有效的预算控制应当是一个全流程、全方位的多维控制系统,是一个点面结合、主辅结合、自始至终的动态控制系统。
4. 行为科学
【答案】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工作的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生产率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它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就,对企业组织中人群行为进行科学分析,强调管理者必须懂得怎样激励人,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集团的作用。行为科学家们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只有引导人为自己的需要而努力,并使之同集体目标一致,才能提高效率。行为科学主张以“人”为管理核心,强调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相互作用、个人的利益对提高工效的影响。
5. 闭环MRP
【答案】闭环MRP 是指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除了物料需求计划(MRP )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 ,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MRP 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生产能力的约束条件。基本MRP 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即闭环MRP 。
二、简答题
6. 管理幅度与组织机构的扁平化有何关系? 组织机构扁平化的原因及其效果如何?
【答案】管理幅度是指一个行政主管所能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的数量; 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自上而下分为多少层级。组织机构的扁平化是指管理层次的缩减。
(1)管理幅度与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之间的关系
当组织的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呈反向变化关系,或者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管理幅度大,组织层次就少; 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就多。即,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增加了管理幅度。
(2)组织机构扁平化的原因
①在下属人员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领导者的知识、技能、思想觉悟、组织能力、健康状况等水平越高,管理幅度就越宽; 同样,在管理者的素质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下属成员的知识、技能、思想觉悟、自治能力等越高,管理幅度也越宽;
②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反馈的过程,管理幅度自然可以扩大;
③管理者善于同下属成员一起,制定出若干工作标准,放手让下属按标准行事,并把一些较次要的问题授权下级处理,自己只负责重大问题的决策,处理例外事项,其管理幅度自然可以扩
大。
(3)组织机构扁平化的效果
①信息传递的时间大大缩短,效率提高,并且不容易失真;
②机构扁平化以后,减少了管理人员和相关费用;
③企业的运转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7. 机械式组织(meohanistio organization )和有机式组织(organio organization )之间有哪些差异? 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结构的选择?
【答案】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是从组织的灵活程度上对组织结构的一种分类。
(1)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机械式组织(mechanistic organization)是一种刻板的严密控制的结构。其特征是:高度的专门化广泛的部门化、窄管理跨度、高度正规化、有限的信息沟通(大多是下行沟通)、基层员工很少参与决策。有机式组织(organicorganization ,是一种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结构,其特征是:跨职能、跨层级、信息自由流动、宽管理跨度、分权化、员工自主性高。如表所示:
表 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机械式的组织结构犹如高效率的机器,以规则条例、工作的标准化和同一模式的控制作为润
滑剂。这种组织设计试图将个性差异、人的判断及由此产生的模糊和不确定减少到最低限度。人性特征被认为是非效率的,只会带来不一致。虽然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纯粹的机械式组织,但绝大多数大型公司和政府机构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机械式结构特点。
与机械式组织构成鲜明对比的是有机式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 )。这是一种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结构,而机械式组织则是僵硬、稳定的。因为不具有标准化的下作和规则条例,所以有机式组织具有灵活性,能根据需要迅速地作出调整。
(2)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变化,必须把权变的组织设计引入组织设计的思想中。对于采用哪种组织结构,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①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不同的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