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海南大学工商管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近几年,我国彩电市场的降价趋势明显。同时,若干彩电大厂商为了“遏制恶性价格竞争”而几次采取了停止价格战、共同制定彩电价格的价格联盟行动,后来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表示不赞成。试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上述行为。
【答案】(l )我国彩电市场介于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之间,各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由于产品趋于同质化,厂商之间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
但是,当某厂商降价时,需求量沿D 曲线移动; 提价时,需求量却沿着d 曲线移动,即当一家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降价,从而该厂商并不能获得很多的销售量的增长,而当一家企业提价时,其他企业并不会跟随提价,因而该企业的市场份额被抢占,从而产量减少很多。因此,厂商的实际需求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折弯的需求曲线使得彩电生产厂商既无法通过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利润,也难以通过降低价格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卡特尔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卡特尔通过把所有或大多数业内厂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卡特尔面临的需求曲线如图中的D 曲线,需求弹性小,因此卡特尔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图彩电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2)但是,卡特尔在很多国家是被禁止的,包括我国,因为卡特尔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卡特尔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原理与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原理相同。如图所示,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均衡产量为Q c ,均衡价格为P c 。但如果市场是垄断的,则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 m ,均衡价格为P c 。此时,消费者剩余损失为
损失为
因此,政府会禁止成立卡特尔。 ,但生产者剩余增加为,两种剩余加总后的净,这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卡特尔与垄断类似,也会造成相应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图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
2. 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叙述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并说明它的含义。
【答案】(1)证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所有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现用反证法答:假设竞争性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的,
意味着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
,因而:
且
前两个方程表明y 分配是可行的,后两个方程式则表明每个交易者选择y 分配而不是x 分配。假定市场均衡,每个交易者按其财富购买最佳的消费束。如果
则其费用必大于A 的财富。B 的情况同A 类似。
将上述这两个方程相加得到:
将方程①、②代入便得:
此式显然是矛盾的,因为此式的左边同右边是完全相同的。此矛盾是由于假设竞争性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而导致的。所以这一假设肯定是错误的,进而得知所有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确保竟争市场会使贸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这样的配置不可能有任何其他合意的特征,但一定是有效的。
(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如果所有交易者的偏好呈凸状,则总会有一组这样的价格,在这组
优于A 所选择的消费束,
价格上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是在适当的商品享赋条件下的市场均衡。即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有效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意指分配与效率问题可分开来考虑。任何帕累托有效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市场机制在分配上是中性的,不管商品或财富公平分配标准如何,都可利用竞争市场来获得这种市场机制。
价格在这种市场体制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配置作用,即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 一是分配作用,确定不同的交易者购买各种商品的数量。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这两种作用可以区分开来,
即可重新分配商品的赋有量来确定个人拥有多少财富,然后再利用价格来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性。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政策含义是,通过实行不同价格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做法实为无效的政策。
3. 论述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后果和应对之策。
【答案】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说,有些人对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一些人掌握得更多一些。信息事前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信息事后不对称带来的后果是道德风险和委托一代理问题。
(l )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那么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契约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契约的签订或市场选择导致了市场效率的降低。逆向选择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而这种不对称有两种:买方掌握信息多于卖方; 卖方掌握信息多于买方。这两种情况的代表市场是保险市场和“柠檬”市场。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最后导致购买保险的人都是健康状况非常差的; 而“柠檬”市场最后导致劣等品充斥市场。逆向选择的存在干扰了市场的有效运行,使市场价格不能正确地反映供求关系,价格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最终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
缓解或控制逆向选择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履行其管理经济的职能,对市场进行有效地干预; 二是利用市场信号,通过信号显示和信号甄别方式来缓解逆向选择问题。
(2)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契约后,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信息劣势方的利益,而且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会使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带来其他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使市场上的规则受到践踏,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等。
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措施主要是风险分担。
(3)委托一代理问题
委托一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难以观察、了解代理人的全部真实行为,代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实施违背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委托一代理问题的存在,不仅会造成委托人的利益受损,同时也会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因为在没有委托一代理问题的情况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会更多更好,整个社会的总产出量也会更高。委托一代理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