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822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用图形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具体推导过程如下所述。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
,即: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 ,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 ,使得P=MC(Q )(Q )
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 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 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山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到短期供给曲线
如图所示,当市场价格分别为P 1、P 2、P 3和P 4时,厂商根据P=SMC的原则,选择的最优产量顺次为Q 1、Q 2、Q 3和Q 4。SMC 曲线上的E 1、E 2、E 3和E 4点表示了这些不同的价格水平与相应的不同的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必须注意到,厂商只有在P ≥A VC 时,才会进行生产,而在P 2. 近几年,我国彩电市场的降价趋势明显。同时,若干彩电大厂商为了“遏制恶性价格竞争”而几次采取了停止价格战、共同制定彩电价格的价格联盟行动,后来政府有关部门对此表示不赞成。试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上述行为。 【答案】(l )我国彩电市场介于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之间,各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由于产品趋于同质化,厂商之间的价格战越来越激烈。 但是,当某厂商降价时,需求量沿D 曲线移动; 提价时,需求量却沿着d 曲线移动,即当一家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降价,从而该厂商并不能获得很多的销售量的增长,而当一家企业提价时,其他企业并不会跟随提价,因而该企业的市场份额被抢占,从而产量减少很多。因此,厂商的实际需求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折弯的需求曲线使得彩电生产厂商既无法通过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利润,也难以通过降低价格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卡特尔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卡特尔通过把所有或大多数业内厂商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卡特尔面临的需求曲线如图中的D 曲线,需求弹性小,因此卡特尔可以通过提 高价格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图彩电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2)但是,卡特尔在很多国家是被禁止的,包括我国,因为卡特尔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卡特尔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原理与垄断造成社会福利损失的原理相同。如图所示,如果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均衡产量为Q c ,均衡价格为P c 。但如果市场是垄断的,则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 m ,均衡价格为P c 。此时,消费者剩余损失为 损失为 因此,政府会禁止成立卡特尔。 ,但生产者剩余增加为,两种剩余加总后的净,这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卡特尔与垄断类似,也会造成相应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图垄断的社会福利损失 3. 试述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是说明产出规模与成本变化的关系。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产生于一个工厂内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变化。 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及技术专业化程度。当规模扩大以致超过临界点时,就会进入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及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等因素。对于厂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那么厂商的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就会呈L 形。 (2)外在经济或外在不经济会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外在不经济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从而影响整个行业,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反之,外在经济使得厂商受益,引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3)学习效应。学习效应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经理可以积累起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学习效应表现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的逐步降低。 虽然学习效应会导致重大成本节约,但这些成本节约可能不足以抵消规模不经济的影响。因此,当产量达到某一点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会反转向上,所以学习效应会扩大规模经济实现的区域。 (4)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针对关联产品的生产而言,是指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关联产品的单位成本支出小十分别生产这些产品时的成本情形。如果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分别只生产‘种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就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导致产品转换曲线向外突出的直接原因。 范围经济有多种源泉,可能产生于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生产的多种产品都需要相同或类似投入要素时的库存节约,或者产生于更好地利用生产设备、有利于联合生产的技术变化。 4. 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案】(1)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决定的价格,是供求双方都满意的价格,也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一致时的价格。 (2)均衡价格是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人于需求的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便会自动降低价格; 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一,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于是需求力一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力一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自动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趋于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但市场均衡状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会发生位移,使旧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即形成新的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这种形成过程以及由旧均衡向新均衡的变动过程,实际就是市场机制自行发挥作用的过程和形式。它一方面通过市场的价格波动自动调节商品的供求, 使之趋向均衡; 另一方面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又自动引起价格的变化,使之趋于稳定的均衡价格。 (3)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提出的庸俗价值理论的大融合。它的根本错误在于以价格代替价值,以价格形成代替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进而为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就它对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即对市场机制作用形式的分析,基本上符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