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当前积极心理学在国外学校教育中发展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积极发展;实践案例;操作方法

  摘要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心理学底蕴深厚,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也相当先进,引领着国际心理学研究的先进方向,尤其是美国近年来发起的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这一理念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是应当今的社会要求和个体发展的需求而生的积极产物,不仅符合当代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而且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性的新时代的人。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强调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个体的积极品质、优势和美德的产生和发展;主张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发掘和培养个体的优势和美德,从而带给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幸福、希望等),最终促进其学业成就和个人成长。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探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刻地反映了教育实践方法的持续进步。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积极的情感特征(满意、乐观、感激、同情等)和积极的社会组织机构(牢固的家庭、和谐的社区、民主的社会)如何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自身的学业成就和健康的社会发展;积极的心理结构与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学校教育的促进;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的应用。在这一领域,研究者通常采用纵向研究、以人为本、实验和准实验设计等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将主要探讨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学校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其自身的优势和美德得以发展,从而实现个体积极的成长和发展。本研究在分析人类进入21世纪后学校心理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阐明当前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文以当前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为主线,以宏观问题梳理与微观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评述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学校教育,探讨当前积极心理学在国外学校教育中发展和应用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本文的行文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与近年来的研究所遇到的新挑战进行了介绍,引出积极心理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创新以及对其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对儿童和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儿童和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模型研究以及其意义、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其研究成果在国外学校教育中应用的范例;最后,结合当前积极心理学在国外学校教育中的发展,分析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立足本土,总结先进经验,为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得出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