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612法学综合知识一之《国际法》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领海基线是指什么,正常基线与直线基线有什么区别?
【答案】(1)领海基线的定义
领海基线是国家内水与领海的分界线,又称领海的内部界限,是指沿海国测算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宽度的起算线。
(2)正常基线与直线基线的区别
①正常基线即沿岸低潮线,又称自然基线,是国际实践中采用较早的基线方法。正常基线是沿海国海岸在海水处于低潮时,海水与海岸自然形成的一条分界线。在国际实践中,正常基线多用于那些海岸比较平直的情况,一般适用于陆海分界明显、海岸线比较平直且近岸又无岛屿的海域。
②直线基线是以沿海国在海岸的陆地上、岛屿上或礁石上选定的特殊点作为基点,将这些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而形成一条直线。《公约》规定,“在海岸线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可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直线基线法”。
2. 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职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试述评联合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制度”。
【答案】(1)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职权的相同点
①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都是联合国依宪章设立的主要机关。
②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都有权投票选举国际法院法官。
③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都有权参与修正联合国宪章。
(2)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职权的不同点
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的不同机关,两者性质不同,享有的职权也不同。
①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的主要审查、审议和监督机构。联合国大会的职权广泛:
a. 大会可以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或事项,或关于宪章所规定任何机关的职权。
b. 大会可以就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进行合作的方面,包括裁军及军备管制方面进行审议和提出建议。
c. 大会应发动研究并作出建议,以促进政治上的国际合作,并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纂和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助成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实现。
d. 大会可以就它认为足以妨害国际间公共福利或友好关系的任何情势,不论其起因如何,建议和平调整办法,但安理会正在处理的事项除外。
e. 大会收受并审查安理会所送之常年及特别报告以及联合国其他机关所送之报告
f. 执行宪章所授予关于国际托管的职务,包括关于非战略防区托管协定的核准。
g 审核和批准联合国预算,分配各会员国应摊付的经费,审查各部门机构的行政预算。
h. 选举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经社理事全部理事国和托管理事会中须经选举的理事国,经安理会推荐委任秘书长,通过秘书处规章,经安理会建议决定会员国的接纳、停止和除名。
②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机关。安理会的职权包括:
a. 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
b. 安理会在战略防区的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建议或决定应采取的措施以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向大会推荐新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向大会建议停止会员国的权利或开除会员国。
(2)安理会的否决权制度
安理会通过程序性事项的决议应以巧个理事国中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通过; 通过程序性以外的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即任一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否决非程序性问题的决议。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者弃权,不构成否决。在有必要决定某一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这一先决问题”时,常任理事国也可以行使否决权,从而形成“双重否决”。为防止否决权的滥用,宪章规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及区域办法或区域机关提交解决的争端的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又称为“大国一致原则”,对五大国来讲无疑是种特权,战后一些中小国家要求取消和限制否决权的呼声很强烈。
3. 简述解决国家间领土争端的方式。
【答案】传统国际法上解决国家领土争端的力一法有强制的力一法和非强制的方法。
(1)强制方法
①反报,指一国以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对另一国采取的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平的行为作出的反应。
②报复,指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小当行为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以迫使对方停止其不当行为或为其小当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
③平时封锁,指国家在和平时期以武力封锁他国港口或海岸,以迫使他国接受其所提出的要求或者停止某种行为。
④干涉,指争端当事国以外的国家对争端的干预,目的是迫使当事国按照干涉国提出的方式解决争端。
(2)非强制的方法
非强制的解决争端的方法可以分为政治性方法和法律性方法。政治性方法包括谈判、斡旋、调停、和解、和国际调查; 法律的方法包括仲裁和司法解决。
①谈判与协商,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为使有关问题得到解决或获致谅解而进行国际交涉的一种方法。谈判与协商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方法,在国际实践中,大量的国际争端都是
通过当事国直接进行谈判和协商解决的。
②斡旋,指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它们接触和谈判的便利条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转达各方的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开业已停止的谈判。
③调停,作为调停人的第三方不仅为当事国提供开始或者重开谈判的便利,而且还主持、参加谈判,向当事国提出实质性的建议作为谈判的条件,努力调和争端各方对立的主张或要求,促使它们达成解决争端的协议。
④调查,指根据争端当事国的协议组成国际调查委员会,协助当事国解决因事实问题引起的争端的方法。
⑤和解又称调解,是指当事国将争端提交一个由若干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报告,阐明事实并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以设法使争端当事国达成协议。和解委员会的报告和建议没有法律拘束力,争端当事国没有必须接受的义务。
⑥仲栽又称公断,此处特指当国家间发生争端时,经各当事国同意,将争端交付由它们自己选任的仲栽人处理,并相互约定服从其裁决。
⑦司法解决,指争端当事国把争端提交给一个已事先成立的、由独立法官组成的国际法院或国际法庭,根据国际法对争端当事国作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判决。
4. 试述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答案】表决制度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是国际组织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
(1)表决制度的适用范围
国际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履行其职能,其主要机构需经常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作出决定。这类决定可以以决议、宣言、建议、规则等不同形式表现。各类决定的法律效力不同,有的只具有建议性质,有的则对成员国具有法律拘束力,视各组织各机构的性质和职能而定。决定的产生需经过成员国表决。
(2)表决制度的具体规定
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及其各机构的议事规则都对表决制度作出具体规定,包括表决权在成员中的分配,即是一国一票还是一国多票; 通过决定时的可决票数,包括全体一致、简单多数、绝对多数、特定多数等。近期,国际组织通过协商一致作出决定成为一种趋势。
二、案例分析题
5. A , B 两国共同发射了“天眼号”核动力军用侦察卫星。A 国在本国登记后,迅速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供了登记情报。当“天眼号”卫星因为失控而在重返大气层烧毁时,其放射性残片坠落在C 国西北部3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内。C 国立即展开行动,搜集并处理放射性碎片两千多片,共耗费265万美元。ABC 三国都是《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的缔约国。
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国家对“天眼号”卫星保持管辖权和控制权?
(2)C 国搜集和处理放射性碎片的费用是否可获得赔偿? 为什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