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正常性失业

【答案】在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由于更换工作而处于失业状态的失业被称为正常性失业。在正常性失业中,那些完全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备、求职者缺乏就业机会方面的知识以及在转换工作中出现的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

2. 社会政策

【答案】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社会政策具有权威性、价值性、政治性、原则性、强制性、时代性、可行性和具体性等性质。

3. 潜功能

【答案】潜功能是指那些不明显、不为人们所预料的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那些功能。默顿在“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此文被认为对推动功能主义的经验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 惯习

【答案】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实践过程中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是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二、简答题

5. 简述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团结的观点。

【答案】 (1)迪尔凯姆认为,要想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更好地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和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划分。他反对把不同社会排列在一个简单的进化直线上,主张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社会类型,并依此标准建立了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这种两分法,并把这两种社会视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

(2)迪尔凯姆划分了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迪尔凯姆将出现在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那种团结称为机械团结。认为这种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当这种团结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

和宗教信仰,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社会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迪尔凯姆将这种方一式称为有机团结。这种分工方式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能力,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这就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和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

(3)涂尔干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 ①机械团结社会的法律特征是压制性制裁。这种法律(如刑法)表现了集体意识的力量,其任务是严惩那些破坏了风俗习惯和法律的个人。它把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意识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实施惩罚仅仅是为了表达社会成员对集体的激情,对违反集体意识行为的义愤,从而强化人们的集体归属感,巩固社会秩序的基础。

②有机团结社会的法律是恢复性的。这种法律(如民商法)的目的不是惩罚,也不是集体共同情感的表示,其功能是把分化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之有序地相处,维护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

6.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答案】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丁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1)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整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反映这类关系的层次之间接触界面的宽窄。

(2)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

①一生中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

②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7. 社区的构成。

【答案】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它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1)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然而,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是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2)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日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日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3)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此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

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俗、归属感等等。它们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社区。

8. 社区类型有哪些? 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社区类型

①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发达社区);

②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

③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精神社区。

(2)划分标准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考察社区可以得出各种社区类型。研究者对社区做考察一般有纵向和横向两种角度。

①纵向角度纵向角度考察的标准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兼重时间因素,含有进化论的观点。据此可以归纳出三种类型:

a. 传统社区,指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的社区的残余形态。传统多指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这类社区在发达国家己不多见。

b. 发展中社区,它是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中的社区形式,既保留了前者的一些特点,又吸收了后者的许多内容。我国的许多集镇和乡村都属于这类社区。

c. 现代社区或发达社区,表现为现代城乡融为一体,人们的日常活动穿梭往返于城乡之间,乡村生活十分方便,水平甚至高于城市。这类社区主要存在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主要的社区形式是发展中社区,这与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的现状是一致的。

②横向划分社区分类的第一种角度的考察是横向划分,它注重的是空间的特征。空间的取向可分为空间性的与非空间性的两种。前者是指社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特征,其中又包括三类:

a. 法定的社区,即通常讲的地方行政区。它们的界限可以明确地标示在地图上并加以法律形式的规定。

b. 自然的社区,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村落、集镇和城市。自然社区与法定的行政区有时是重合的,有时则是不重合的专能的社区,是指人们从事某些专门活动而形成于一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区。一所大学、一座军营、一个矿区等都是一种专能的社区。

③精神社区还有一类空间特征不甚明显的社区,主要是精神社区。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精神社区是指它的共同成员建立在价值、起源或信仰等精神纽带之上。分散的民族像犹太人,其认同感、归属感和互动关系上仍可看作一个精神的或心理的社区。

④从人类生活方式和产业结构划分,山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