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史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读卖新闻》
【答案】日本的三大综合性日文对开报纸之一。1874年11月2日创刊于东京,创始人子安峻。初为市井小报,持“俗谈平话”的编辑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要特色。办报方针是:“要敢于同左右两翼独裁思想作斗争”。《读卖新闻》(THEYOMIURISHIMBUN )是日本的第一大报,自1994年该报的日发行量突破1000万份后,1995年日刊与晚刊共发行1450万份,曾被《世界吉尼斯大全》列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近两年仍雄踞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订量百强”榜首。
2. 知识沟
【答案】“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3. 沃尔夫通讯社
【答案】沃尔夫通讯社是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该社创建于1849年,创办人是贝恩哈特。沃尔夫。创办初期主要是利用电报收集、发布股票行情和经济信息。沃尔夫通讯业务发展极为顺利,到19世纪60年代,与路透社、哈瓦斯社并称为欧洲三大通讯社。该社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像斯麦上台后将其置于政府控制之下,改组为股份公司,1875年扩建为大陆电报公司。一战后降格为国内通讯社,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将其接管,改组为德国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就此告终。
4. 《温哥华太阳报》
【答案】《温哥华太阳报》属霍林格国际公司,是该公司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全国发行榜上位列第五。最初名称是《新闻一一广告报》,后改名《太阳晨报》,1944年出版商唐纳德·克罗米将其改名为《温哥华太阳报》。他坚持进行有分量的报道,强调地方新闻的鲜明性和可读性,雇用了一批专栏作家,向世界各地派驻记者,使该报的势力日增。
5. ASEAN
【答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英文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 。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东盟于1967年8月8日
在泰国曼谷成立,最初的成员国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旨在加快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各地区的和平和安全。之后,文莱、越南等国也先后加入东盟,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6. 《环球邮报》
【答案】《环球邮报》是一家全国性报纸。它虽然大部分行销加拿大中南部和东南部,但其影响遍及全国。它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声望,社论和新闻报道常为报刊所引用和转载。其出版地点在安大略省府多伦多市,从1980年起,通过卫星在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两地增出了传真版。《环球邮报》的前身是《环球报》,创办于1844年,最初是一份多伦多边居民区的周报,创始人乔治·布朗。第一版专门报道英国和加拿大的议会辩论。第二版是社论和世界最新消息,不过所谓的“最新消息”是由轮船带来的,其效果远不能与今日相比。第三版是商业和地方消息,第四版是广告专版。
7. 路透南非新闻社
【答案】路透南非新闻社是1912年由路透社创办,后改名南非新闻联合社。为南部非洲提供新闻,1938年改为现名,是非洲第一个国家通讯社。而今合众国际社、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等大型通讯社都在南非设立办事处,进行新闻交换活动。
8. 墨西哥通讯社
【答案】墨西哥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隶属内政部。该社与埃菲社、法新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第三世界通讯社有新闻交换协定,互用对方的新闻都要付钱。1981年与新华社订立了交换新闻的协定。墨通社在美国和拉美各国设有分社,在国内有记者网。除为报社提供文字稿件之外,还拍摄电视短片供给电视台。
二、简答题
9. 俄国近代报业是怎样诞生的? 沙俄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
【答案】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过程和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报刊如下:
(1)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出版的《新闻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随后陆续出现了一些非官方报刊。然而沙皇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和对报刊出版的管制一直十分严格。1861年农奴制被废除后,这种控制有所松动,资产阶级报业才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始同封建专制统治进行斗争。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革命民主主义派由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组成,19世纪6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刊物有《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等。民粹派是继革命民主主义派之后出现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米海伊洛夫斯基,主要刊物有《俄国财富》等。
(2)《新闻报》是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1703年1月2日在莫斯科问世,当时的宗旨是报道战争消息(1700年彼得一世联合其他国家对瑞典发动了持续21
年的“北方战争”)。这张报纸的出版,标志着俄国近代报业的诞生。
《新闻报》创办之初,不定期出版,1718年只出了一期,最多时一年出46期,每期仅发行200份左右。1719年,俄罗斯定都圣彼得堡,《新闻报》迁至首都,改名为《圣彼得堡新闻报》(仍简称《新闻报》),同时出莫斯科版。1721年,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中获胜,元老院在凯旋仪式上加封他为“全俄罗斯皇帝”,从此他被称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非常重视《新闻报》,将该报作为政府刊登有关文件的工具。1725年彼得大帝病逝。1728年,《新闻报》由俄罗斯科学院接管。接管后的《新闻报》由不定期出版改为周二刊,并增出名为《新闻报的历史、沿革和地理的每月注释》副刊(这也是俄国第一份官方杂志)。
10.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是什么? 它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案】(1)《报纸印行条例》
1868年4月,明治新政府军进驻江户((1868年4月江户易名为东京)后,就立刻取缔了所有佐幕派报纸。为了加强对报业的控制与管理,新政府参照外国报纸法,于1869年初制定了《报纸印行条例》。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
(2)主要内容
①每份报纸必须有各自的名称;
②凡官方批准出版的报纸,不必每期送检,只要将当日发行的报纸向官厅呈送两份即可; ③每份报纸必须标明出版地点、年月日、编辑人、出版者姓名及各期期数;
④一切天变、地异、物价、商法、政治(不许对政、法妄加批评)、军事(言论错误而又不改者应追究责任)、火灾、嫁娶、生死、文学艺术、服装、饮食、各种官方公报、洋书译文、海外杂话以及与世无害的事项均可登载;
⑤刊登赠答文书、个人著作、杂谈等,应加注姓名(惟诗歌除外);
⑥不许对宗教妄加评说。
从以上条款看,只要报纸对政治、军事、宗教等不妄加评论,政府即准许其发行。由于《报纸印行条例》的规定并不十分严格,原佐幕派报纸《中外新闻》、《远近新闻》、《内外新闻》等相继复刊;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创刊的报纸,如《明治新闻》、《六合新闻》、《博问新闻》等。但是,所有这些复刊和新创办的报纸,都不再与幕府有关,而是站在明治政府的立场上,支持官方政见,并大量刊登有关维新变革的措施和介绍欧美科技、文化方面的消息。
11.简述巴西教育广播的发展情况。
【答案】由于巴西有1/5的成年人是文盲,国民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远多于读报时间,因此政府很重视利用电视进行教育广播。
(1)“梅克一PRA-2”广播电台在20世纪30年代创办时,就是专门广播教育节目的非商业台,1936年起由教育文化部经营,现在是“布拉斯广播电台”的成员之一。
(2)1957设置了全国教育广播的综合协调机构。现在利用广播进行教育的工作已普及到各个州。所有广播电台都必须安排六小时的广播时间播出识字教育节目。在没有教育台的州,州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