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 2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 11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 22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 .. 32
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知识复试之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 .. 43
一、概念题
1. 利润度量
【答案】利润度量是衡量利润量高低的指标。利润是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关于利润的实际度量由于度量的用途和目的不同而不同。目前,西方普遍使用的利润度量有以下几种:①书面利润。指各公司向其股票持有者申报的利润数额。书面利润代表公司管理层对经营业绩的正式评价,是决定公司分红政策以及投资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进行市场盈利分析,以及其他股票市场分析的原始资料。②应税利润。指各公司申报的应税净利润。它在企业设备折旧、投资税收减让等方面的处理上与书面利润不同。企业为了减少税收,总是在合法的范围内尽量低估应税利润。③国民收入利润。指各企业如果按照和国民收入账户一致的方式进行核算,所得出的企业利润。主要用来衡量在这种记账方式下,哪些企业仍然具有盈利能力。国民收入利润在对公司和整个经济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时经常被使用。④真实利润。指扣除通货膨胀影响以后的利润,这种调整反映了通货膨胀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和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可以使用不同的具体方法来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2.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
【答案】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指在某一时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一个存量。
而现金流量是一定时期流入和流出企业现金的数额,它可以分为二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它是一个流量。企业的现金流量变化结果反映在财务状况中,财务状况是现金流量变化的起点,也是现金流量变化的终点。
3. 权益法与成本法
【答案】(l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权益法下,当被投资单位产生利润而增加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同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 反之,若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而减少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损失,同时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般按投资成本及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投资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增减份额计价。
(2)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费用? 费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1)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2)费用具有以下三种基本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企业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企业因日常活动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营业成本(如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等。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②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③费用导致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费用的发生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其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流出,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流出或者消耗等。
5. 什么是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过程的全部费用开支。生产费用是生产成本形成的基础。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生产费用在计入产品成本时,不仅要按照一定的产品品种等核算对象归集,而且要按照一定的成本组成项目进行归集,这些项目在会计上称为成本项目。企业的产品成本的形成基础是生产费用,因而可以根据生产费用的组成内容确定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生产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组成部分。
以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是为生产哪一种产品而发生的一般易于辨别,因而在发生时就可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直接计入所生产产品的成本。由于这两项生产费用是可以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因而,也被称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因而,企业对发生的制造费用一般是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其在当期发生的数额,待期末(一般为月末)时再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制造费用正是以这种间接方式而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因而,制造费用也被称为间接费用。
6. 简述财务报告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案】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本质联系,会计要素内在联系的表达式称为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方程式、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企业的资产—部分是由投资者投入的,一部分是从企业外部借入的。前者称为所有者权益; 后者称为负债。因此,企业的权益还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求偿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二是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享有的权益,即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具体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企业是以营利为经营目的。在其持续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费用、利润三项要素,称为利润表三要素,其关系可以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
上式称为增量会计等式,它揭示企业利润表中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之间内在联系与数量上的函数关系,反映出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以上六大会计要素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
7. 企业应收款项中哪些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哪些不计提坏账准备?
【答案】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而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准则》等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在确定企业确定坏账准备的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应当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的情形主要有: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3)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等)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5)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6)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核销的应收账款;
(7)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记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应收账款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下列各种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