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省培养单位南海海洋研究所829构造地质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海陆起伏曲线

【答案】海陆起伏曲线是指为形象地表示地球上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的一般概念,可以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所绘出的曲线。

2. 生物化学岩

【答案】生物化学岩又称生物化学沉积岩,是岩石风化产物中的溶解物质(胶体溶液的和真溶液的)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生理活动使某种物质聚集而成的岩石。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化学岩有硅藻土、介壳石灰岩、礁灰岩、磷块岩等。这类岩石往往具有生物或生物碎屑结构。有关的矿产有磷矿、铁矿、硅藻土矿等。

3. 离散(扩张)板快边界

【答案】离散(扩张)板快边界是指两个板块沿边界相背运动,地幔对流物质不断沿边界涌出并添加到两侧板块边缘上,形成新的洋壳。也是板块生长的边界。

4. 浊流

【答案】浊流是指在水下斜坡产生的,含大量悬浮颗粒和水分、一紊乱状态快速流动的重力流。在斜坡上,浊流受自身重力推动而流动,流动速度与流体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5. 冰川擦痕

【答案】冰川擦痕是指冰川搬运物在运动中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时形成的,多保存在冰碛石表面和冰川槽谷两侧与底部的冰川摩擦痕迹。擦痕多呈丁字形,一端粗一端细,粗的一端指向上游,细的一端指向下游,长数厘米至1米,深度一般数毫米。

6. 终债堤

【答案】终债堤是指在冰川的前端,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弧形堤坝。堤坝的弧顶指向冰川前进方向,堤坝内侧缓,外侧陡。它是冰川的消融量与供给量基本平衡时,冰川夹带的碎屑物质源源不断地在冰川前端堆积而成的。

7. 粒雪

【答案】粒雪是指粒径较大的团粒状的雪。是由积雪盆地中积聚的结晶形态的新雪,在压力或热力作用下,经融化、冻结、归并而成。粒雪呈白色粒状,粒径常达0.5厘米以上,比重平均

0.5左右。粒雪在热力、压力的继续作用下,压紧、冻结或发生重结晶形成块状的冰川冰。冰川冰

呈蓝色,比重约为0.9。如对积雪盆地作一剖面,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积雪、粒雪和冰川冰几部分。

8. 岛弧

【答案】岛弧是指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用过程相伴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岛弧是分隔大洋与边缘海的重要构造地貌单元。

9. 现代构造运动

【答案】现代构造运动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地壳运动。它对人类经济活动有较大的影响。除用地貌研究法等以外,通过人类文化遗迹的研究,以及对历史上地震等记载的研究,往往能得出几千年、几百年构造运动的认识。此外,还可以用各种方法和仪器进行观测,得出现代构造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后来,更多学者把它看作“现代地壳运动”的同义词,指几百年、几十年和目前正在发生的地壳运动。

二、简答题

10.接触变质作用分几类,它们的异同及各自代表性岩石?

【答案】(1)接触变质作用分两类

①由于岩浆的侵入,围岩岩石受热后发生矿物的重结晶、脱水、脱炭以及物质成分的重组合,形成新矿物与变晶结构,但岩石中总的化学成分并无显著改变称为接触热变质作用;

②除温度以外,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产生交代作用,围岩岩石的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新矿物大量产生称为接触交代交质作用。

(2)异同点

它们都是岩浆侵入到围岩中使围岩发生变质作用的结果。但接触热变质作用没有物质成分的改交,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有物质成分的显著改变。

(3)代表性的岩石

接触热变质作用的代表性岩石有大理岩、角岩、石英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曲代表性岩石是矽卡岩。

11.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的表现有何小同之处?

【答案】(1)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是产状呈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即同一层面上的各个点大致具有相同的海拔高度,地质图上的地质界线大致平行于地形等高线。水平岩层是沉积成岩后只有整体升降而未经倾伏和褶曲的原始水平产状的地层,也包括经过构造变动,但仍具有近水平产状的地层,如大型平卧褶皱两翼的岩层。

(2)倾斜岩层

倾斜岩层岩层产状与地面倾向相交,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利用V 字形法则可以准确判断其在

地质图上的特征。

(3)垂直岩层

指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直交或近于直交的岩层,即直立起来的岩层。在强烈构造运动挤压下,常可形成直立岩层。垂直岩层在地质图上其产状与地质体相互垂直,呈直线状延伸。

12.地球因具有哪些特殊的条件因而有了生命的起源? 又因具哪些条件而促进了生物界随着地质发展得以不断演变与发展?

【答案】(1). 必要的组成物质

要有碳,氢,氧,氮等生命元素. 同时也应看到,生命物质由简单的有机物转化而来,有机物的产生为生命奠定了直接的物质基础。

(2)适中的光和热

光和热的意义首先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源泉. 光在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适中的光和热产生了适宜的温度,当然也就保证了碳原子的化学键不被破坏,生物过程正常进行。

(3)液态的水

水在适宜的温度下以液体状态存在. 水是生物体绝对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介质,生物所需的某些矿物质是从水中而来的。

(4)大气

类似地球上的原始大气,还远不足以最终决定生命的存在. 这种大气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或电火花合成有机物,但是因为缺少足够的氧,不能保护生命安全不受陨石的损伤,缺少臭氧层不能保护生命安全不受紫外线的损伤,同时也不具备适当组分不能保护行星表面的热量.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对生命存在至关重要。

13.试述相对地质年代的划分

【答案】相对地质年代主要依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化,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时间的新老关系。

(1)地层层序律

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过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总是上新下老的。 (2)生物演化律

古生物演化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古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②古生物演化的速度不是均一和等速的,而是山缓慢的量变和急速的质变交替出现,在质变中生物大量绝灭和突发演化,形成了生物演化的阶段性。

③古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④由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较大的宽容度,在同一个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总貌具有全球一致性。

(3)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