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华大学宜宾学院(联合办学)831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何谓沟通? 管理沟通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1)沟通是指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和/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在很大程度上,组织的整个管理工作都和沟通有关。
(2)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①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
②沟违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③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企业客观的社会存在性使企业不得不和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沟通。
2. 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案】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培训的首要与必经环节,是指通过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技能、知识、态度等分析,确定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以及组织与个体的未来状况。因此,培训需求分析三大内容:个体分析、组织分析、战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分析是以工作人员个体作为分析的对象,主要分析工作人员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即,在此基础上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及培训的内容。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绩效分析。往往是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对工作人员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绩效水平的高低,从而进一步寻找绩效水平较低的原因:知识技能问题、组织体制问题、士气问题等,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分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知识、技能和能力分析。首先要确定一个分析标准,即工作人员从事某一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拿这些标准同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差即,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谁需要参加培训及培训的内容。
(2)培训需求分析的组织分析。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影响培训规划设公}一和组织绩效的组织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系统分析,准确找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及组织最需要的培训类型等。从狭义上讲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完成组织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状况同现有状况的差距的分析,确定组织的培训需要及内容。
(3)培训需求分析的战略分析。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培训需求分析集中在个体与组织方面,并以此作为设计培训规划的依据。一般说来,集中于个体与组织的需求分析,对组织的过去和现在的需求比较敏感。要求在注重过去与现在需求分析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组织及其成员未来的需求分析,即战略分析。在战略分析中,有二个领域必须考虑到:组织优先权的改革、人事预测、组
织态度,它们是战略分析的主要工具。
3. 个人特征是如何影响管理者的道德行为的?
【答案】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着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自我强度和拧制中心。具体内容如下:
(1)自我强度用来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一个人的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其信念的可能性越大。这就是说,自我强度高的人更加可能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我们可以推断,对于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其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
(2)控制中心用来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控制着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则认为他们生命中发生什么事是由运气或机会决定的。从道德角度看,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相反,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则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行为。与具
有外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相比,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4. 有观点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请你从控制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阐释该观点的道理。
【答案】控制作为管理职能环节中的最后一环,是管理者知晓组织目标是否实现及没有实现的原因的惟一办法。
(1)控制作用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具体的方面:
①计划。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控制活动提供了回到计划的关键联系。如果管理者不采取控制,就小知道行为是否朝着目标和计划前进,也不知道未来应采取什么行动。
②向员工授权。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提供信息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这也减少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③保护工作场所。管理者应当进行恰当的计划活动,保护组织的员工、设备、数据和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控制和实施支持性的计划有助于减少灾难给商业的持续运作带来的影响。
(2)控制的重要地位:
①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保障。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工作,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容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每个计划的顺利执行,而如果各个计划都不能顺利执行,那组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没有控制,计划目标就得不到保障。
②控制是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手段。控制工作提供授予了权力的下属工作绩效的信息和反馈,因此管理者应该授权,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决策负有最终的责任。管理者通过授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来了解目标进行的状态,以此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大决策,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组织的结构也调整得非常有
效。
③控制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保障。在组织制定目标到目标实现这一时间段中,组织内部和周围环境会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变化,如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政府的新法规的颁布实施,组织内部人员的变动等。这些不仅会阻止目标的实现,甚至可能要视情况的变化对目标本身进行修改。控制系统帮助管理者预测和确定这些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反应,从而使组织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
④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在某些情况下,变化的内外环境会对组织提出新的要求。主管人员对现状不满,要改革、要创新、要开拓新局面。此时就势必要打破现状,即修改已定的计划,确定新的现实目标和管理控制标准,使之更先进、更合理,并且在其过程中对管理的手段、方式等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是管理创新的催化剂。
综上所述,控制对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没有控制,管理就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是有道理的。
5. 为什么说组织结构扁平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答案】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是等级型组织和机动计划小组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中,通过凝缩时间与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优点适应了当代组织变革的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化的优点在于:
(1)节省管理开支。扁平结构由于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相应减少,各种办公设备、办公室及活动经费开支等都可减少,从而节约了管理费用。
(2)高层领导比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扁平结构通过管理层次的减少,缩短了上级与基层之间的行政距离和感情距离,密切了上下级关系,改善和加强了纵向的沟通联系,使上下级之间接触增多,感情加深,共识增多,更加容易达成默契和实现协调。
(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随着管理幅度的加大,上级对下级的指导与监督减少,下属不能期望从上司那里得到很多帮助,下属要有效地行使指挥权,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也加大了下属的管理责任,使下属更多地作出决策。下属要迅速提升和承担重要职责,这会加速下属的成长。
(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下属在决策中的作用增强,发言机会增多,同时由于上级把主要的作业责任授权给下级,就使得高层领导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决策。
(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由于管理层次减少,使上下信息沟通加快,决策更加迅速,经营机会把握得更好。
授权是指将权力分派给其他人以完成特定活动的过程。它允许下属做出决策,也就是说,将决策的权力从组织中的一个层级移交至另一个层级,即一个更低的层级。
6. 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的内容包括:
(1)权力差距。在一个社会组织中,权力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即存在着权力等级。有的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