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81生物学专业课二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松弛型复制控制。
【答案】松弛型复制控制是指质粒的复制行为与核染色体的复制不同步。
2. 异形胞。
【答案】异形胞是指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是蓝细菌细胞特化的一种形式,数目少而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3.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即B 细胞, 【答案】是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4. 稳定期。
【答案】稳定期,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的时期,此时菌体产量达到最高。
5. 厌氧乙酰-CoA 循环。
【答案】厌氧乙酰-CoA 循环,又称活乙酸途径,是近年来在一些能利用氢的严格厌氧菌包括产甲菌、硫酸盐还原菌和产乙酸菌中发现的新的自养
由乙酰-辅酶A 途径来担任
6. 放线菌。
7. 饰变。
【答案】饰变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意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8. 影印平板试验。
【答案】平板影印培养法是指一种能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遗传型菌落的接种培养方法。
9. 异型乳酸发酵的双歧杆菌途径。
【答案】双歧杆菌异型乳酸发酵途径是通过HMP 发酵的新途径,其特点是2分子的葡萄糖
还原途径。它们不存在Calvin 循环,因还原功能。 【答案】放线菌是指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可产生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和5分子A TP 。
10.腐烂。
【答案】腐烂是指含水量较高的产品经细菌生长、繁殖后所引起的变软、发臭性的劣变过程。
二、选择题
11.B 淋巴细胞表面的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A. 抗原决定簇
B. 抗体
C. 抗原和抗体
D. 非抗原或抗体
【答案】C
12.下列哪一条是决定能否感染的最重要条件( )。
A. 侵入数量
B. 侵入门径
C. 致病力
D. 侵袭力
【答案】C
13.詹氏甲烷球菌只有
A. 酵母
B. 丝状真菌
C. 细菌
D. 病毒
【答案】C
14.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 当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
C. 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 性质稳定,耐热
E. 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答案】E
【解析】类毒素是外毒素用
甲醛脱毒后仍保持其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左右的基因与其他二界生物有同源性,可以说古生菌是真细菌和真核具有( )功能。 生物特征的一种奇异的结合体。一般而言,古生菌的基因组在结构上类似于( )。
15.我国学者汤飞凡教授的( )分离和确证的研究成果,是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开创性成果。
A. 鼠疫杆菌
B. 沙眼病原体
C. 结核杆菌
D. 天花病毒
【答案】B
16.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 )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 游离于细胞质中
B. 缺陷噬菌体
C. 插入寄主染色体
【答案】C
17.人体中可对外来异物既具有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又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是( )。
A. 多形核白细胞(粒细胞)
B.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
C.T 淋巴细胞
D.B 淋巴细胞
【答案】B
18.在许多放线菌抗生素合成基因与该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之间存在( )现象,有的可以采用抗性基因作为探针从基因文库中去分离到抗生素合成基因。
A. 基因不重叠
B. 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
D. 基因重叠
【答案】D
19.由EMP 途径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其共同的最初中间代谢物是( )。
A. 葡萄糖
B. 甘油酸-3-磷酸
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 丙酮酸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