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实现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要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那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宜的、顺应学生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刻不容缓。而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则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与当前新课程改革切合度较高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从以下五个部分对其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缘起、相关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突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内涵和特征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突出介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是由知识内容、思想方法和情感交流三方面的互动组成的,并且具有角色的平等性、交流的多向性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第三部分则主要从教师、学生和教学这三个角度对互动式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进行了客观详细的分析。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的个体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拓宽教师知识内涵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作用。最后,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促进课堂中的多向互动,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予以介绍。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课前准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小组合作;课堂辩论,教师点拨;总结归纳,知识应用。
第五部分主要从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制作和收集大量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真实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上所存在的问题,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笔者也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策略,对今后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而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最后,本文结合前期调查研究,利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一堂比较完整的利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案例,并对其加以分析。
本文将理论阐述和案例实践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笔者希望它能够被更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所认可,并对它的发展做出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