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反“客里空”运动

【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年6月15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新闻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

2. 胡乔木

【答案】胡乔木是中国新闻事业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政论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是革命刊物《北方青年》的撰稿人。30年代参加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工作,并主编革命小报和刊物。1937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共青年杂志》,曾为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撰写过一系列评论和新闻。1949年任新华社社长,中央新闻总署署长兼人民日报社长。1950年起,长期任职中共中央,分管新闻宣传工作,为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和新闻。

3. 《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答案】《中华民国暂行报律》是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于1912年3月2日制定的一个简略的法令。该法令是鉴于《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与报界进行的约法三章。其具体内容有: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 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4. 《经济日报》

【答案】《经济日报》是1983年元旦由《中国财贸报》改版而成的一份报刊。在总编辑安岗的主持下,《经济日报》势头强劲,发行量在创刊初始即保持在百万份以上。1984年,邓小平为该报题写了报头。《经济日报》发展为由国务院主办的以经济宣传为主的综合性全国性中央级党报,成为国务院指导经济下作、发布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国内外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力。

5. 《时事画报》

【答案】《时事画报》创刊于1905年9月,是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画报,由著名岭南派画家高剑父、潘达微等人绘编出版。该报分为图画和文字两部分,图画部分大都是配合时事新闻绘制的宣传画,如《钦廉起义图》、《黄冈起义图》、《鉴湖女侠秋瑾像》之类; 文字部分有论说、短评、要闻、谈丛、小说、诗界等栏目,曾发表《_十载繁华梦》、《党人碑》等揭露贪官污吏和歌颂革命党人的小说。

6. 时务文体

【答案】指19世纪末,以梁启超为主笔的《时务报》所形成的评论文风和文章体式。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行文自由,不拘一格; (2)语言平易,使用俗语、欧式句式; (3)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文体最早是王韬在《循环日报》运用的,当时叫“报章文体’,;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因此被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7. 史量才

【答案】史量才是旧中国报业家,上海《申报》的总经理。1908年任《时报》主笔,1913年接办《申报》,1929年购进《新闻报》大部股权,意图组织报业托拉斯,受到挫折。九一八事变后,政治态度趋向进步,积极支持抗日运动。他举办申新通讯社,申报补习学校,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出版《申报年鉴》,《申报月刊》、精制全国地图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引起国民党最高当局的嫉恨。1934年11月13日,被蒋介石派遣的特务暗杀与沪杭公路上。

8. 《向导》

【答案】《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7月停刊,共出201期。《向导》是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为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向导》周报不仅在党的新闻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现代中国报刊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9. 定本制度

【答案】“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是指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出范围。“定本”制度起

始于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曾两度取消,都在不久后恢复,山此一直沿用到宋末。“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

10.“左翼记联”

【答案】1931年10月21日,中国新闻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该会于1932年3月20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简称“左翼记联”)。联盟在国内及海外南洋等地发展盟员,并在上海法国租界内创办国际新闻社,向国内外报刊供稿,报道的主要内容为抗日活动。联盟还通过上海的新声通讯社、远东通讯社,发布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

11.文化帝国主义

【答案】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imperialism ),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赫伯特·席勒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和《传播和文化统治》,他描述了美国的媒介产品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入侵”。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12.《立报》

【答案】《立报》是由成舍我主办的一张4开小型报纸,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刊。它实行精编方针,以较小的篇幅承载较多的内容,售价低廉,力求使读者“能读、必读、爱读”。由于有爱国进步人士和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工作,《立报》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1937年抗战开始后,该报继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以“对内和平,对外抗战”为主张,积极报道各界救亡组织的活动,大力反映淞沪抗战的壮举,报道八路军战绩。1937年11月,由于口方对租界施加压力,该报被迫停刊。1938年4月,在香港复刊。

13.揭帖

【答案】揭帖是使用于明代起义军中的新闻传播工具,类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经常用以发布声讨明王朝的政治檄文,公布起义军的政策,公布赃官和土豪劣绅名单等,进行瓦解敌人的宣传。

14.中国报刊的“喉舌”功能说(历史变迁)

【答案】“喉舌”功能说是说明报刊或其他新闻媒介作用的比喻。主要指报刊是党、政府、人民或读者的耳目,既起着沟通信息的作用,又发挥检测环境的功能,同时还能引导舆论。这一形象性提法来自西方。(1)在我国最早提出喉舌观的是梁启超,他在此马克思观的基础上,提出“耳目”论观点的。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消息不通则陋。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 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