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715中外音乐史一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使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是萧友梅撰写的(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外族音乐流传中国史》
D. 《旧乐沿革》
【答案】D
【解析】在萧友梅撰写的《旧乐沿革》是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史学教材。萧友梅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撰述了周代以前到清代末年中国音乐史发展的概况。他提出“不能把旧乐完全放弃”也“不愿投降于西乐”,而是要“借镜西乐”“创作出一种新作风,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民族音乐有分别的”中国的“新乐”。
2. 马思聪小提琴曲中流传最广的《思乡曲》是根据( )创作而成。
A. 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
B. 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
C. 绥远民歌《情别》
D. 陕北民歌《刘志丹》
【答案】B
【解析】《思乡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加之商调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情调。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
3. 江文也曾创作过一部表现中国祭孔音乐的传统风格的管弦乐作品,题名为( )。
A. 《台湾舞曲》
B. 《断章小品16首》
C. 《北京点点》
D. 《孔庙大晨乐章》
【答案】D
【解析】《孔庙大晨乐章》是江文也纯粹的中国音乐风格——特别是中国雅乐风格的体现。
创作该曲时,江文参考了唐至明、清流传至今的宗教祭祀音乐,崇尚庸正平和、轻微淡远的音乐风格。各乐章之间的表情、速度差距较小,只有行板、慢板和广板。曲调上多采用长或稍长的节奏,曲调线的音程关系一般接近于吟诵或朗诵的人声音程范围,多是建立在五声大调性调式上。音乐基本上是运用4.5度结构的和声,曲式自由。在配器上,乐队的音响带有民族乐器的色彩性。
4. 中国近代最早的音乐期刊是1906年创刊的( )。
A. 《音乐小杂志》
B. 《民国唱歌集》
C. 《美育》
D. 《音乐杂志》
【答案】A
【解析】1906年李叔同独自编印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32开本,26页。刊中栏目众多,有图画、插画、社说、乐史、乐典、乐歌、杂纂、词府等。刊中各种文章皆短小精悍,其中最有价值的《音乐小杂志序》也不过五百余字。其中发表了他编写的乐歌三首:《隋堤柳》、《我的国》、《春郊赛跑》。仅出了一期,但是对中国其后的音乐期刊创作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后世的很多音乐杂志都受到它的影响。它所载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早期同类创作中的模范作品,是中国人创作学堂乐歌的早期见证。
5. 我国最早运用比较音乐学原理来阐明中国古代乐制的著作是( )
A. 《东西乐制之研究》
B. 《东亚乐器考》
C. 《东方民族之音乐》
D. 《中国音乐史》
【答案】A
【解析】《东西乐制之研究》是中国音乐学家王光祈以欧洲新提出的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及欧西音乐的不同乐制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的一本著作,写于1926年。他的这类研究对后来日本的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启发和推动。
6. 阿炳是我国民间音乐家的典型代表,下列作品属于他创作的是( )。
A. 《二泉映月》
B. 《月夜》
C. 《病中吟》
D. 《娱乐升平》
【答案】A
【解析】《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 《月夜》《病中吟》是刘天华的代表作; 《娱乐升平》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
7. 下列哪种观点属于“国粹主义”的音乐思想( )。
A. 你要知道什么是音乐,你还是要向西方乞灵。
B 中国青年目前需要音乐不是所谓“国乐”而是世界普遍优美的音乐。
C. 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D. 不当图习外风,以移易国性,况古谱亦未必完全无考也。
【答案】D
【解析】中国近代的音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和“中西融合”。“国粹主义”反对无视音乐的“民族性”,否定、抛弃中国传统的民族“国粹”,一味盲目“崇洋” 的“西化”思潮。AB 两项,属于“全盘西化”的音乐思想,C 项则是“中西融合”的思想观点。
8.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此歌曲调取自( )。
A. 河南民歌
B. 山西民歌
C. 东北民歌
D. 广西民歌
【答案】A
【解析】这首歌曲是《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它采用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反映梁山好汉的性格行为特点。
9. “浦东三杰”及其琴友在上海成立的琴社名为( ),它堪称我国近代最具影响和最具贡献的古琴社团。
A. 元音琴社
B. 岳云琴会
C. 梅庵琴社
D. 今虞琴社
【答案】D
【解析】彭社卿、查阜西、张子谦,合称“浦东三杰”。此外“今虞琴社”的主要发起者还有我国著名古琴学家查夷平与彭庆寿、徐元白、庄剑丞、樊少云等人,“今虞琴社”意在使占琴学术“发扬而光大之”。琴社不仅交流古琴技艺,而且重在整理古谱,考证源流,倡导学术论说。
10.吕骥所撰写的( )是我国40年代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的重要理论文献。
A. 《中国音乐史纲》
B.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