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721心理学专业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做自变量的混淆? 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答案】(1)自变量混淆的定义
自变量棍淆是指由于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从而导致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变化的现象。
(2)避免自变量混淆的方法
避免自变量混淆的方法应从刺激的控制方法和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两方面进行考虑。
①刺激的控制方法
a. 对于自变量必须给以清楚的操作定义。
b. 检查点的确定,对于连续的自变量,所选检查点的数目要足以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一般为3~5个。
c. 自变量的范围,对于连续的自变量,选择检查点的范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d. 对呈现仪器的控制。
②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
a. 用排除法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
b. 用恒定法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
c. 用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
d. 用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地分派到各处理组中去,随机化法不会导致系统性偏差,能够控制难以观察的中介变量(如动机、情感、疲劳、注意等)。
2. 影响β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d' 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1)影响β的因素
①信号出现的概率。当信号出现的概率低时,被试不轻易回答说有信号,表明被试的判断标准高。当信号出现的概率高时,被试倾向于多说有信号,表明被试的判断标准低。即当信号不经常出现时,被试获得很强的感觉才说有信号; 而当信号频频发生时,被试获得轻微的感觉就说有信号了。
②奖惩办法。在信号出现的概率保持恒定的情形下,奖惩办法导致被试不同的动机水平,最后影响判断标准。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多说信号时β偏低; 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少说信号时β偏高。
(2)影响d' 的因素
①信号本身的强度。当信号本身的强度比较大时,人们容易觉察到,d' 就高,反之,当强度比较弱时,则不易觉察到,d' 就低。
②被试的感受性。每个人对相同刺激的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感受性高,而有些人感受性低,因此感受性的高低也影响了被试的辨别力。
3. 人眼的视觉范围包括哪三个区域? 各自的视觉特点是什么?
【答案】在阅读的过程,读者的视觉范围可分为三个部分:外周区域、副中央凹区、中央凹区。
(1)中央凹区即视觉中央的2°视野范围,是人类视敏度最高的区域,能够辨认所注视对象的细节。
(2)副中央凹区即视觉中央2°~5°左右的区域,是人类视敏度比较低的区域,能够获得注视对象的一些信息。
(3)外周区域即副中央凹以外的所有区域,是人类视敏度非常差的区域。
4. 什么叫响度? 如何表示响度与强度的关系?
【答案】声强超过听阈后,随着声强的逐渐增加,主观上产生由弱到强的程度不同的响度感觉。声强是声音客观的物理量,而响度则是主观的心理量。
通常采用等响曲线来表示声强与响度之间的关系。以一定声级的1000Hz 纯音为标准声,用其它频率的纯音为比较声。由听者调节比较纯音的声级,直到它和标准纯音的响度相等。这时,标准纯音(1000Hz )的声级就被规定为该声级的比较纯音的响度级。响度级的单位为方(phony )。1000Hz 纯音的声级就是它的响度级。声音的频率不同,它们和1000Hz 纯音等响的声级也不同。各个比较纯音和1000Hz 纯音等响声级的变化作为频率的函数的曲线,就是等响曲线。以1000Hz 纯音的不同声级作参量,可测定一组等响线。
5.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是怎样的?
【答案】启动效应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启动效应又分直接启动与间接启动。在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是相同的; 而在间接启动中,测验项目与学习项目有关,但并不相同。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有:
(1)知觉辨认
①实验程序
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把这些单字与未学过的一些单字随机混合,在速示器上逐个以极短时间呈现,要求被试读出所见到的单字。
②实验结果
学过的字读出来的概率高于未学过的字,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对启动效应的测量。
(2)词干补笔
汤实验程序两组被试学习两列不同的单字之后,主试给两组被试提供所有单字的头3个字母,要求被试把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有些被试可以碰巧填对没学过的单字。这种碰巧填对的概率,即机遇概率,就作为测量启动效应的基础值。
②实验结果
学过字填对的概率高于未学过字填对的概率,这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启动效应。
(3)补笔测验
补笔测验与词干补笔测验类似,但它在测验中是提供单字的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例如,在学习过ASSASSIN 之后,给被试的缺笔字是A _A _IN , 其余测验程序和启动效应的计算同于词干补笔。
6. 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哪些方面的误差? 请分析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答案】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包括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以及平均差误法。
(1)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的误差
用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的误差包括: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时间误差; 空间误差; 动作误差; 顺序误差等。
(2)各种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
①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是在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阈限时的常见误差,习惯误差是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做出相同的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期望误差是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做出相反的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习惯误差会造成递增序列阈限增高,而递减序列阈限降低,期望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与习惯误差相反。
②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是在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阈限时的常见误差,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的兴趣,而导致的反应速度以及准确性提高的现象。疲劳误差则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产生的疲劳或厌倦情绪,而导致的反应速度以及准确性的下降。随着实验的进行,练习误差会使阈限降低,而疲劳误差会使阈限升高。
③时间误差是由于两个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误差,当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继时出现时,会产生时间误差。
④空间误差是指由于刺激呈现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误差。当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在比较刺激左边与右边的次数不等时,就会产生时间误差。
⑤动作误差是由于平均差误法中被试自己调整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长或短时产生的误差。 (3)对各种误差的控制措施
①对于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的控制措施:在用最不变化法来测阈限时,不能只用一种系列的刺激,而应该是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二者的次数还应相等,这样还可以平衡练习和疲劳因素对两种系列造成的影响。
②对于时间误差的控制措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总是先呈现标准刺激后呈现比较刺激,而要使标准刺激的呈现先后各半。
③对于空间误差的控制措施: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各占一半。
④对于动作误差的控制措施: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