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829农业经济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票赋学说? 其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案】(1)绝对成本学说

①绝对成本学说的内容

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绝对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

②绝对成本学说的政策意义

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并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交换,那么贸易双方都是可以获利的。

(2)比较成本学说

①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导致了比较利益。

②比较成本学说的政策意义

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哪类产业结构,无论其经济实力的强弱,都可以确定自己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根据相对优势进行生产和展开贸易,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要素享赋学说

①批评比较成本学说

a. 比较成本学说是静态的,是单一要素的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是以生产力固定不变(而不是可变)为前提的,不符合事实;

b. 成本中未包括地租在内;

c. 认为生产中的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比例不变,违背事实;

d. 认为各种劳动工资之间的比例固定不变,事实上各个国家的工资、不同行业或专业的工资是不同的、经常变化的;

e. 比较成本学说忽视了需求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仅从供给方面考虑问题。

②赫克歇尔一一俄林定理:国与国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在于要素票赋的差异;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国要素享赋中某些要素丰裕,另一些要素稀缺; 国际贸易中一国出口的应当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的则应是那些较多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要素享赋理论的逻辑推论:国与国之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有差异是因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本不同,而成本差异又是因为要素价格差异引起的; 两国间要素价格差异源于要素供给量的不同,而要素供给量不同实际上意味着要素禀赋的不同。

③要素享赋学说的政策含义

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进行国际分工(按要素察赋条件)和专业化生产。

2. 加入WTO 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哪些?

【答案】中国加入WTO 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有:

(1)农产品关税减让

根据谈判承诺,中国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并对所有农产品关税进行约束。其中水果、肉类、葡萄酒和奶类制品等产品的降低幅度更大。

(2)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

加入WTO 以后,中国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取消数量限制,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豆油、食糖、羊毛等重要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在关税配额制度下,配额内关税率为1%~10%配额外关税率为10%~65%。

中国继续保留对一般贸易进口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的国营贸易及进口专营权。 中国承诺,在透明、可预测、统一、公平和非歧视的基础上管理关税配额,明确关税配额公布、申请和发放的时间,反映消费者喜好和最终用户需求,不抑制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提供再分配的机会等。

(3)国内支持的限制

中国保留了在《农业协议》下对农业国内支持提供特定支持和非特定支持的权利,两项支持占相关年份特定产品和农业生产总值的8.5%。

中国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特定产品支持为负数。

(4)非关税措施的取消

中国加入WTO 后取消对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包括配额、许可证等措施。

取消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所涉及的农产品有食糖、烤烟、烟草、橡胶、羊毛等,其中,食糖、烤烟、烟草、羊毛在加入WTO 时取消,橡胶于2004前取消。

在加入WTO 时取消单一许可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稻谷、大米,以及豆油、花生油、棕搁油、菜籽油等食用油。

(5)出口补贴的消除

中国根据《农业协议》的规定,承诺今后不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

(6)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

中国承诺,在加入WTO 后30天内,向WTO 通报所有有关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包括产品范围及相关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中国将遵守WTO 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

3. 什么是国家竟争优势理论?

【答案】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是由四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祝,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行为)和两个辅助因素(政府行为和偶然事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1)要素条件

①一国的要素享赋在决定一国的竞争优势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通常所认为得更复杂。

②要素是动态的,可以被升级、被创造以及被特定化。

③不断创造出新的更高级并且往往是更为专业化的要素,才能长期保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具有需求构成、需求的增长规模和形式、国内需求的国际化三方面的性质。

①国内需求构成在三个方面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有:

a. 市场需求结构的细分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发挥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

b. 成熟和挑剔的买者会对企业产生压力,迫使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c. 预示性的买方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未来买者广泛需求的信号。

②需求增长的规模和形式影响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有:国内需求的规模,独立买者的数量,国内需求的增长率,早熟的国内需求,国内市场的先行饱和。

③国内需求的国际化就是将一国的国内需求转向国际,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国外市场的一种机制。

(3)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辅助产业会对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强后者的国际竞争力。为了使某‘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供给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那些对创新和该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要影响的投入品可以从国外进口。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行为

企业的各国之间、各产业中的企业目标、战略、组织方式对各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国内竞争的形式也对创新过程产生根本性的作用。

(5)偶然事件

一些偶然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产生非常不同的结果。

(6)政府行为

政府在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是从属性的。政府政策仅在那些决定国家优势的根本因素业己存在的产业中才能保持有效。

4. 你怎样理解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