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暨南大学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光合电子传递链。
【答案】光合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的电子载体构成的,同线粒体呼吸链中电子载体的作用基本相似。但二者不同的是,线粒体呼吸链中的载体位于内膜,将NADH 和
传递给并且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而不是放热的过程。
2. 自由能。
【答案】自由能是指细胞能在一定生化反应条件下用于做功的能。
3. 生物量。
【答案】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内营养级中有机体的总重量,以生物的干重表示。
4. 聚合果。
【答案】聚合果是指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之上形成的果实,如白玉兰、莲、草莓的果。
5. 荧光和磷光。
【答案】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荧光是指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磷光是指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6. 恒温动物。
【答案】恒温动物又称温血动物,是指具有恒定的体温,能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的动物。
7. 固定行为型。
【答案】固定行为型是外界的一个特定的刺激可引起动物发生特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稳定的,每次刺激都发生相同的反应,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
8. 单基因病。
【答案】单基因病是指与一对致病基因有关的遗传病,按简单的孟德尔方式遗传。
的电子传递给氧,释放出的能量用于A TP 的合成;而光合作用的电子载体位于类囊体膜上,将来自于水的电子二、简答题
9. 糖类是动物所摄入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分解产生的能量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最终产物包括水和
【答案】
高等动物在细胞内进行糖代谢,为神经、肌肉、甚至消化吸收等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多糖和双糖被胰淀粉酶水解成为单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单糖分子依靠微绒毛膜上的载体主动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有氧分解所需的氧气由呼吸系统供应,代谢产生的经呼吸道排出,代谢废物由排泄系统排出。涉及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涉及不同系统的协同工作。
10.说明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同种生物中,南方的个体的体型总比北方的个体小,如华南虎的体型比东北虎小,南方人比北方人个子小。
【答案】温度对动物形态的影响表现为寒带动物体大端部小,热带动物体小端部大。生活在高炜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另外,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11.遗传密码有哪些特点?
【答案】遗传密码是指包含在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核苷酸序列中的遗传信息,它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进而决定蛋白质的化学构成和生物学功能。遗传密码的特点如下:
(1)连续性
:
的读码方向从
端至端方向,两个密码子之间无任何核苷酸隔开
,链上碱基的插入、缺失和重叠,均会造成移码突变。
(2)简并性:一个氨基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码子。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改变往往不影响氨基酸翻译。
(3)摆动性:上的密码子与转运上的反密码子配对时,大多数情况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也可能出现不严格配对,尤其是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配对时,常出现不严格碱基互补,即摆动配对。
(4)通用性: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整套密码,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通用。
(5)遗传密码为三联体:由3个碱基组合在一起的编码方式。
12.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染色体的连锁和互换都将导致子代出现亲代未有的基组合和性状,试举例加比较说明。
【答案】孟德尔的黄色饱满豌豆与绿色皱缩豌豆杂交实验,杂种后代的表现
状状,出现四种表现型(两种亲本类型、两种重新组合类型),比例接近
源染色体上相互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到配子中。
,以此为线索,简述高等动物身体主要器官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都表现为显性结果分析表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
Morgan 用果蝇为材料研宄连锁,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杂交,后代全为灰身长翅;雌性后代与黑身残翅(雄)测交,子二代出现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四种表现型(两种亲本类型、两种重新组合类型),两种亲本类型多、两种重新组合类型少,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伴同遗传,而且二者有连锁交换。
13.何谓染色体组型,何谓染色体带型,对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的分析有什么意义。
【答案】(1)染色体组型是指根据染色体的相对大小,着丝粒的位置,臂的长短,随体的有无等特征,把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按一定顺序分组排列起来构成的图像。不同生物有不同数目、不同形态和不同大小的染色体。也就是说,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染色体组型。
(2)将分裂中期染色体加热或用蛋白水解酶稍加处理,吉姆萨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体上出现横带,称为G 带。如将染色体用热碱溶液处理,再做吉母萨氏染色,染色体上就出现另一套横带,称为R 带。吉母萨氏染色显示的G 带是富含A-T 核苷酸的片段,热碱溶液处理后,吉母萨氏染色则显示富含G-C 序列的R 带。
(3)各个染色体的带型形态是稳定的,因此根据带型即可区分不同的染色体。不同的物种,染色体的带型各有特点。从生物进化上看,带型又是一个相当保守的特征,人的各染色体的带型和黑猩猩、猩猩和大猩猩的相应染色体的带型基本相同。染色体带型变化往往是某些遗传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特征和病因。
14.候鸟迁徙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鸟类迀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是鸟类的一种本能行为。
(1)鸟类迁徙的原因
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从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的力量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
(2)迁徙的意义
迁徙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的气候里,并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鸟类强烈的代谢;
为鸟类养育后代创造了最合适的条件;
使鸟类的活动空间大为扩展,有利于鸟类的繁殖和争夺占区的行为;
提供了鸟类种群向新的分布区扩散以及不同个体间接触和交配的机会,因而在进化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自动平衡,使鸟类避免气候的悬殊。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