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同质性信度( )。

A. 是检验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

B. 是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C. 是检验两个测验在内容上的等质性

D. 主要指测验题目的内容和形式,而不论其正、负相关性

【答案】A

【解析】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B 项是重测信度,C 项是复本信度。

2. 常模样本中六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分, 某学生得了35分,则该生的算术年级当量是( )。

A. 五年级水平

B. 六年级水平

C. 七年级水平

D. 八年级水平

【答案】B

【解析】年级当量是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这种年级量表选择题目与指定分数的方法步骤与年龄量表类似,所不同的是以年级水平代替了年龄水平。

3. 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称为(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A

【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可用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进行评估。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同一被试者,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为重测信度;效度,即测量的有效性程度,是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难度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

4. 采取前测后测方法,可获得在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题目而在后测中能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此即该题目的( )。

A. 信度

B. 效度

C. 个人获得指数

D. 通过率

【答案】C

【解析】个人获得指数其值在0至±1.00之间变化,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受益的被试比例。信度又称可靠性,即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操作化定义指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实方差与实得方差之比,或者指真实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效度即测验的准确性,也就是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事物的程度。

5. 下列关于测验难度与区分度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难度越大,区分度越高

B. 难度越小,区分度越高

C. 难度居中,区分度最高

D.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C

【解析】难度较高或较低,都会使区分度较低,中等难度具有最高的区分度。

6. 下列量表中不能进行职业兴趣调查的是( )。

A. 库德调查表

B. 斯特朗问卷

C. 哥特曼量表法

D. 霍兰德问卷

【答案】C

【解析】库德调查表、斯特朗问卷和霍兰德问卷都是典型的职业兴趣调查表,而哥特曼量表法是态度测量的一种方法。

7. 离差智商的含义是( )。

A. 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所得的商数

B. 实足年龄除以心理年龄所得的商数

C. 被试成绩与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D. 被试成绩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

【答案】C

【解析】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占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

8. 常模分数又叫( )。

A. 导出分数

B. 粗分数

C. 原始分数

D. 总体分数

【答案】A

【解析】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因此常模分数又称导出分数。

9. 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来回答问题。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被称为( )。

A. 反应定势

B. 反应风格

C. 猜测应答

D. 默认应答

【答案】A

【解析】反应定势是受测者在测验中由某种心理定势引起的反应倾向,它使受测者作出与测验欲测的特性无关的歪曲反应。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兴趣测验和态度测验等心理测验以及采用问卷法进行的心理研究中,反应定势是普遍存在的。

10.下列关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 项目反应理论又称潜在特质理论,它与心理学中关于潜在特质的一般理论有关

B. 大多数项目反应模型都假设完全潜在空间是单维的

C. 项目反应理论还假设同一特质水平的被试对不同测验的反应在统计上是相关的

D. 项目反应理论认为,被试对于测验项目的反应除了受到某种特定“特质”支配外,还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答案】C

【解析】项目反应理论的局部独立性假设指出:同一特质水平的被试对不同测验的反应在统计上是独立的,即被试对一个测验项目的反应不受他们对其他测验项目反应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