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陕西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

关键词:区域发展 空间结构 陕西省

  摘要


摘要  区域空间结构有其内在的演变规律,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是区域发展的永恒主题。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区域发展成为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其区域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依据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以特定区域——陕西省为例,根据大量实地调查数据与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陕西省经济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及各区域发展的具体措施。该项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而且在实践上为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
第1章,阐明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2章,首先诠释了区域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念,论述了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威廉逊趋同假说、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基本要素、特征、演变及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梯度与反梯度理论;并探讨了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3章,主要分析了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区域经济的增长,并判断了陕西省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即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接着,分析了陕西省三次产业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效益、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最后,从区域经济差异总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原因、影响4个方面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评价。
第4章,详细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系统评价了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现状,确定了陕西省区域空间发展的点-轴系统。指出了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即区域内部经济总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极点区域与点间区域、轴线区域与轴间区域的差异明显,城镇空间发展不平衡、规模等级结构不完善。并从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可达性、技术创新、外资流向与市场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4个方面探讨了陕西省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第5章,结合经济全球化与“入世”、西部大开发、陇海经济带、宁西铁路的修建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根据区域发展的空间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各区域发展的适宜模式,即在关中地区实施网络式与点-轴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陕南地区实施点-轴式与增长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陕北地区实施增长极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全省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即加速城镇化进程,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间经济要素的流动,协调好区域间利益。并针对省内三大经济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区域具体的经济发展对策。
第6章,对本文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