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黄淮学院94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n 个记录的线性表进行快速排序为减少算法的递归深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分区后,先处理较短的部分 B. 每次分区后,先处理较长的部分 C. 与算法每次分区后的处理顺序无关 D. 以上三者都不对 【答案】A

【解析】令递归函数为f ,第一次进行递归函数认为递归深度为1,以后从深度为n 的递归函数f 中再调用递归函数f ,此时深度为整个f 的最大深度为递归深度。

2. 有关二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二叉树的度为2

B. —棵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2 C. 二叉树中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为2 D. 二叉树中任何一个结点的度都为2 【答案】B

【解析】树的度=MAX(结点1的度,结点2的度,结点3的度,... ,结点n 的度)。二叉树之所以称为二叉树,是因为二叉树中节点的度最大是2,也可以小于2。

3. 设栈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 , b , c ,d ,e , f ,g 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 后立即进入队列Q ,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 ,d ,c ,f , e , a ,g ,则栈S 的容量至少是(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由于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出队顺序即为人队顺序。在本题中,每个元素出栈S 后立即进入队列Q ,出栈顺序即为入队顺序,所以本题中队列的作用形同虚设,根据题意出队顺序即为出栈顺序。根据出栈顺序可以分析各个元素进出栈的过程:第

一个出栈元素为b , 表明栈内还有元素a ,b 出栈前的深度为2; 第二个出栈元素为d ,栈内元素为a 和c ,d 出栈前的深度为3; c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c 出栈前的深度为2; f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和e ,f 出栈前的深度为3; e 出栈后,剩余元素为a ,e 出栈前的深度为2; a 出栈后,无剩余元素,a 出栈前的深度为1; g 出栈后,无剩余元素,g 出栈前的深度为1。所以栈容量至少是3。

4. 已知一个长度为16的顺序表L , 其元素按关键字有序排列。若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一个L 中不存在的元素,则关键字的比较次数最多是( )。

A.4 B.5 C.6 D.7

【答案】B

【解析】折半查找法在查找不成功时和给定值进行比较的关键字个数最多为(l 〇g2n ) +1,在本题中,n=16, 故比较次数最多为5。

5. 哈希函数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函数值应当以( )取其值域中的每个值。

A. 最大概率 B. 最小概率 C. 平均概率 D. 同等概率 【答案】D

6. 为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

A. 栈 B. 队列 C. 树 D. 图 【答案】B

【解析】这类问题一般都先分析题目中的数据具有什么操作特性或是结构特性比如“先进后出”、“先进先出”等再判断其逻辑结构。栈和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栈具有先进后出的特性而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由于本题中先进入打印数据缓冲区的文件先被打印,因此打印数据缓冲区具有先进先出性,则它的逻辑结构应该是队列。

7. 某以太网拓扑及交换机当前转发表如下图所示,主机发送1个数据帧,主机

A. B. C. D.

收到该帧后,向主机

交换机对这两个帧的转发端口分别是( )

向主机

发送一个确认帧,

【答案】B

【解析】第一次交换机没有录这个数据报源MAC

地址的信息了所以只用从1端口转发。

8. 某计算机有五级中断的顺序为

A.11110 B.01101 C.00011 D.01010 【答案】D

【解析】由于

中断屏蔽字为

表示对

级中断进行

屏蔽。若中断响应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且要求中断处理优先级从高到低

的信息,只能选择从其他端口全部发送,同时记

确认帧发送时已经有

的信息

的中断处理程序中设置的中断屏蔽字是( )。

B

排除掉。的中断处理优先级下降,屏蔽字中需要3个0, 所以可以将选项A 、

需要对开放,所以相应位应该为即为01010。

9. 采用递归方式对顺序表进行快速排序。下列关于递归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无关

B. 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长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 C. 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短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 D. 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得到的分区的处理顺序无关 【答案】D

【解析】快速排序是递归的,递归过程可用一棵二叉树给出,递归调用层次数与二叉树的深